星星之火中的产业大变局

白癜风初期有什么征兆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谢泓/文改革开放,大潮起珠江,珠江两岸涌现出一大批的三来一补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化与开放格局的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广东也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聚集区域之一,涌现出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一大批创业企业家,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生长的沃土。

而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产业发展也面临重大调整,产业重构、市场重建,珠三角的企业也面临一次重大挑战与考验。部分企业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陷入一时的迷惘。然而,有危就有机,有挑战就有机遇。一批优秀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用它们的高质量发展轨迹,书写时代产业的新篇章。

一家传统企业的再造

坐落于广东中山翠亨新区的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简称“新盛世”)是一家非常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吊扇,主要市场是欧美。前些年,企业董事长卢齐荣曾一度感觉制造业企业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转而开发房地产,甚至把房地产发展到了马来西亚。

卢齐荣爱学习爱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能力,以前学习MBA,现在学习DBA。近年,他越来越感到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于是把手头上的房地产、投资项目处理掉,集中精力回归制造业。

当坐回制造业工厂的办公室,卢齐荣感慨地说:心踏实了。回归新盛世,他有三把火。第一把火是精益管理——引进精益管理人才,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精益管理。作为贴牌生产企业,新盛世议价能力不高,如果没有精益管理,这几年美国关税上升、运费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新盛世是扛不住的。

卢齐荣的第二把火是智能制造。通过精益管理,新盛世活了下来,竞争力得到提升,订单就保存下来了。且因为成本上涨太快,很多规模小的企业生存不下来,新盛世反而有了做大的空间。传统制造需要有规模优势,卢齐荣不退反进,加大对企业智能制造的改造和投入,三年投入一个亿。卢齐荣说,改造后每年节省人,三年就可以回收投入的成本。

卢齐荣的第三把火还没开始,但已心中有数。他接下来的想法是做电机产业。风扇的核心是电机,卢齐荣觉得电机有新空间。他所在的翠亨新区就在中山南朗镇拓展成立的开发区,是建设中的深中通道的结合部。深中通道建成后,从这里去深圳前海就二十多分钟车程。卢齐荣琢磨,深圳的软件与中山的硬件如何结合,如何打造产业新生态,能否引发制造业新的发展空间。

卢齐荣的想法是做产业研究、发展基于电机研发应用的产业生态,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他在年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上市培育班的同学刘军是从事应用芯片设计的,刘军建议新盛世可以用芯片把交流电机换成直流电机。卢齐荣说,用芯片要增加成本,刘军的回答是如果有规模,芯片公司就愿意投入研发,把成本降下来。

卢齐荣说,以前扩大规模、扩大产能需要增加新的投入,现在把企业做好做到极致,很多想象不到的东西就会显现。有了规模效应,新盛世的不锈钢,是上游企业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的,就连他们机器人手的采购价格都比市场价格低。

以前,新盛世想上市,但毛利率低,产业传统。现在不一样了,通过管理提升、智能制造改造,产业拓展空间极大,卢齐荣又看到了上市的机会。

中国制造业很多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但靠什么来引发产业格局的变化?以前,格兰仕的做法是规模加“价格屠夫”,现在的做法是由管理提升、智能制造所引发的产业变化。如果企业能够上市,产业生态能够重新打造,加上资本要素,企业发展就有很多新的空间。

中国制造业从贴牌制造、规模效应、自成体系到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中国新制造正在慢慢展开全貌。孙中山说过:“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一家科技企业的逆袭

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广州汉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源”),是一家从事焊接材料生产的企业。钎焊,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链接方法,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和中国早期均有使用,是用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钎焊所用的填充金属称为钎料,即常说的焊料。

焊接钎料的锡基合金是电子组装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中国电子行业迅速发展,焊接材料有了发展空间。汉源董事长陈明汉曾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是抓住这个机会,研发PCBA焊料,迅速占领市场,带领公司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焊接材料的领先企业。

然而,尽管汉源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拥有行业内很多头部客户,但随着技术的扩散及行业竞争加剧,企业毛利率逐年下降。

于是汉源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科研道路,研究用于功率半导体模组、高端通信设备、LED产品、SMT组装等场合的焊接新材料、涂覆型焊料。这是一种表面涂覆助焊剂的预成型焊片,所涂覆的助焊剂可选不同类型、不同活性等级、不同含量,可用于不同的金属化表面及焊接工艺。

但实际上的困难并非仅是技术攻关。新品研发出来后,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企业,仅是把汉源列为“备胎”企业。哪怕中美贸易摩擦后,汉源的备胎地位也没有及时得到“转正”,只是从第二“备胎”提升为第一“备胎”。

陈明汉说,华为的逻辑很简单,焊接材料成本对于一个通信设备而言微乎其微,企业犯不着为了省一丁点的成本而冒风险。而且,通信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变化快,客户会经常性地碰到很多技术场景。汉源可能有一些产品不错,但毕竟技术积淀不够,对于新的技术要求,研发响应速度就会慢。这是大公司不愿意跟小企业合作的原因之一。

陈明汉常说,没有中美贸易摩擦,就没有今天的汉源。华为都不愿意冒替代进口的风险,国企其实也不愿意。但在中美技术博弈的背景下,很多大企业所承担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给汉源提供了机会。

现在,汉源的焊接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高铁、5G通讯基站、新能源汽车、芯片封装、航天军工等领域。企业如今是诸多国际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合格供应商,是中车的供应商,成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新材料公司。

在陈明汉看来,技术是一回事,国家的政策、鼓励方向与采购支持,是高技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基础。他认为,中国制造业产业体系非常完善,但越到高精尖的技术,越是为美日所垄断。没有客观上的中美贸易摩擦,没有主观上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精神与政策支持,突破很难。

对于未来,陈明汉信心满满。他趁着企业有新的发展空间,加速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现在员工也有了新状态。同时,既然已经靠一个产品进入大企业的供应链,在技术产品的多元化方面也可以下力气。

陈明汉说,公司现在正准备成立产业研究院。如果企业能够上市,有资本加持,企业的技术板凳会更加深厚,汉源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技术储备会更加丰富。在中国市场崛起的背景下,汉源希望成为世界级的隐形冠军企业。

企业发展既要厚积薄发,也需要机遇。但愿中国的大企业们,能给中国中小企业们更多机会。中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给点阳光,它就灿烂。

一家创业公司的突破

广州大象超薄路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大象路面”)规模不大,是一家技术型企业,只有几十位员工。但这家公司想做“天大”的生意——薄层沥青路面技术及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陆续引进了道路建设的改性沥青技术。因其抗高温、降低噪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路面维护费用、提高道路施工速度以及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的优势,该技术迅速占领国内的道路系统。当时,大部分改性沥青品牌是外国品牌。由于沥青属于石油业的副产品,很多沥青品牌公司也都是巨无霸的石化企业。

大象路面的创始人李大为,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广州,一开始在体制内的公路系统从事技术工作。他发现了一种可以改变沥青行业格局的新技术,就是在沥青中加一种添加剂,使到现场作业的沥青可以改性,不用专门建设沥青搅拌站,从而省去大量的基站建设费用和运输费用,大大提高改性沥青施工的效率。

年,李大为辞去公职,注册公司,组建队伍,投入研发。年,他抓住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的水泥桥面实施“白改黑”工程,将水泥桥面改为沥青桥面的契机,带领大象路面迅速崛起。

水泥路“白改黑”当时有三个选择。一是在水泥公路上刷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黑色油漆。这种方式简单、便捷,成本低,但存在质量问题。二是在路面开挖后重铺。这种方式简单明了、整齐划一,但刨掉、重建费用巨大,施工周期长。大象路面的方案是在原有路面上直接铺设高性能沥青,形成薄层罩面。薄层罩面的核心技术就是改性沥青新材料,这是国际巨头、大公司尚未涉及的一个领域。

大象路面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软化点大于℃的高粘特种改性沥青,属行业领先技术。当时,甲方要大象路面承诺公路质量在三年以上,而公司承诺的是五年,实际上其使用寿命远远超过五年。项目的成功实施,让大象路面在行业内一炮而红,广东省内的项目络绎不绝。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大象路面开始走出广东,走向全国。但在走向全国市场的同时,大象路面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技术公司的市场思维。

上海大学的刘寅斌教授在《商业评论》发表大象路面的案例时就在思考,大象可以成为一家类似于华为的技术公司。中国市场规模够大,技术领先,应该可以容纳一家巨无霸的企业。

但我们跟李大为探讨发现,大象路面很难有一个机会。华为的本质还是经营,而非技术,一切围绕经营是华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任正非作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对企业很多思考都是非常本质的。抓不住经营本质的企业家,就会走偏。

大象路面还真是一家技术公司。它不仅在薄层罩面的技术发展上独树一帜,并且还扩展研发现在的施工设备,逐步改进配方。同时,它还在储备更多技术:一是路面废旧石料的重复利用;二是沥青的冷拌冷铺技术,传统沥青作业需要加热,容易污染空气,对施工作业人员造成劳动伤害;三是研发取代传统石料的新型材料,在废料利用的基础上研发环保新型材料。

李大为觉得,大象路面拥有一个好赛道。他认为高速公路在今后十年内会逐步发展为“非开挖式”路面,功能以恢复为主。预防性养护方式,其中超薄罩面方式占约80%。按照养护里程8%计算,每年约22亿平方米,薄层约17亿平方米,经济总量约0亿元。加上城市道路、国省县乡道的改造需要,每年估计有亿元的市场规模,未来15年总值约亿元的需求。

很多省的交通部门非常重视大象路面的技术,也要求公司落户当地,并游说会全力支持公司在当地的发展。而在李大为看来,他就是一个技术人员,大象路面就是一家技术公司,如何跟政府、国企、施工单位打交道,这是他最头痛的问题。

一家制造业企业的嬗变

郭振发是一位非常有创新精神,喜欢喝“头啖汤”的企业家。有一次他网购空调,在与上门安装的师傅交流中突然得到启示:如何获得用户体验,体现客户价值将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他一直希望,有一天,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制造服务业,给客户带来全新体验。

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工业互联网梦、企业数字化梦。年提到互联网,大家可能会想到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更多只是些概念。哪怕愿意为这个概念买单,实际上,郭振发也找不到花钱的团队。当时的佛山、三水找不到这种人才,他便跑到深圳成立了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

郭振发创办的企业广东葆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葆德”),是一家从事工业空气压缩机生产的制造企业。他发现葆德空气压缩机的售后服务资源非常浪费,工作量不多,但要养很多人。同时他还发现,工厂里面常用的叉车、变频器的安装、保养、维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此,他开发了一款叫“工业帮手”的APP软件,号称“工业滴滴”。软件其实就是一个工厂设备安装工人的共享平台,高峰时注册的维修工有一万多人。

互联网企业烧钱多是烧投资人的钱,但郭振发在互联网烧的可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年葆德的销售额也就几千万远,但成立在深圳的互联网公司一年的费用就花了一千万元,几年下来就是几千万元。但郭振发一直坚持他的观点,没有互联网的“工业帮手”,他就没有互联网的思维,紧跟时代、紧跟趋势的学习与投入都是值得的。

早年,葆德推出了首个空压机行业的线上工厂“葆德云”,后迭代为“星云销”。“星云销”主要是围绕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端去解决产品的用户使用场景问题。用户可在线上购买,VR远程实时查看产品生产进度。当空压机到达用户工厂,用户可在手机端进行呼叫附近门店进行安装。同时,客户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手机扫码或者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