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七看”
一看村容村貌
二看基础设施
三看乡村道路
四看产业发展
五看专业合作社
六看村级医务室
七看驻村工作队
一、看村容村貌
1.是否有垃圾池(箱),垃圾填埋点。
2.垃圾池是否有垃圾外溢现象,村内是否有垃圾堆现象。
3.乡村主次干道、公路两侧、沿河两岸、房前屋后是否有暴露的垃圾。是否有建材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现象。
4.有无保洁人员,街道清扫是否干净,路面是否有白色垃圾。
5.污水渠(塘)内是否有垃圾杂物,是否有污水乱排、乱倒的现象。
6.是否有非法小广告、乱贴乱画现象。
二、看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饮水安全农户比例是否达到%。
2.自然村通动力电比例是否达到%。
3.全村危房改造完成率是否到达%。
4.建制村是否通网络。
5.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是否有辍学学生。
6.村级是否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
7.全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是否达到95%以上。
三、看乡村道路
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助力脱贫攻坚加快自然村组道路建设实施方案(-年)》的通知要求:
1.自然村经济产业路是否按标准建设(即:路基宽度一般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
2.自然村精准扶贫路是否按标准建设(即:路基宽度一般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并按规范要求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设置错车道)。
3.村内巷道硬化是否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结合全省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组织实施。
4.自然村组路面面层是否按标准建设(即:应优先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6厘米。对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路段可采用沥青路面,厚度不小于4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
5.对急弯陡坡等特殊路段以及高寒阴湿、牧区有特殊需要的地区是否按标准铺设(即:宜选用天然砂砾路面等结构形式。村内巷道水泥混凝土面层不小于12厘米)。
6.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是否严格按照《甘肃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技术指南》规定,同步建设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四、看村级产业发展
1.村级产业发展是否有主导产业,是什么。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发展。主导产业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人参加。主导产业每年能带来多少收益,前景如何,是否存在困难。
2.村级产业发展是否有特色产业,是什么。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人参与。特色产业每年能带来多少收益,前景如何,是否存困难。
3.是否有集体经济收入。
4.是否有互助资金协会(社)。
五、看村级专业合作社
1.村级专业合作社是否有明确的办社目的。(是否存在①办社是为了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取得项目资金或征地等方面的便利;②办社是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等现象)。参与人员有多少。主要的项目是什么。争取国家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是多少。目前的经营状况。是否能继续发展。是否存在困难。
2.村级专业合作社是否发挥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作用。
3.市县乡三级对村级专业合作社是否有支持。
4.村级专业合作社运营资金是否有保证。
5.村级专业合作社运营是否有困难。
六、看村级医务室
1.村级医务室业务用房是否按标准建设(不少于60平米),内部设有诊断室、治疗(处置)室、观察室、药房和公共卫生服务室等。
2.村级医务室是否作为唯一名称进行执业登记,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是否悬挂于明显处所。
3.村级医务室是否按要求设置诊疗科目,有无超范围执业现象,有无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4.村级医务室是否有县、市(区)统一制定的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及工作流程公示上墙。
5.村级医务室是否配置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身高体重计、诊察床、诊察桌、出诊箱、药品柜、输液器材、换药器材、紫外线灯、污物筒、资料柜、电话、简易高压灭菌设备、灭火器、观察床、输液椅、电脑(打印机、读卡机)、档案柜、冰箱等。
6.村级医务室是否按要求配置药品不少于80种。
7.村级医务室是否有健康教育宣传栏(或窗)、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导读架。
8.村级医务室是否有医疗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归集、存放与处置箱。
9.村级医务室是否接通网络。
七、看驻村工作队
1.帮扶单位领导是否重视。驻村帮扶干部是否清楚领导是否调研过,一年调研几次,调研的内容是什么。
2.驻村干部是否知道帮扶单位结对帮扶情况。(即:入户情况、电话抽查帮扶人是否知道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及解决了什么困难)
3.驻村帮扶干部是否知道帮扶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即:帮扶项目落实情况)
4.驻村帮扶干部日常工作情况。主要看工作台账是否全面、日常工作记录是否详细、干部群众评价情况、脱贫率情况。
来源:甘肃省委巡视办
原标题:《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经验谈:进村“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