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计划3年内实现200万吨建筑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的组团一号路基本完成沥青铺设,路面下方50厘米厚道路基层所用的骨料全部是建筑垃圾处置后的再生骨料。记者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采访了解到,继孙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投入使用后,东坝项目也已建成并试运行,约用3年使地区近万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化率达95%以上。

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现场的临时处置设施。京报集团记者赵语涵/摄

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是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在朝阳区的第二个临时设施项目,占地面积约63亩、年处置规模70万吨。记者了解到,该设施通过破碎—筛分—多级分选的全封闭工艺流程,使建筑垃圾转化为0至5mm、5至10mm、10至25mm、25至31.5mm粒径的再生骨料,制成再生回填材料、再生道路材料、再生透水砖等。

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可以减少运输、填埋环节的污染,生产出的再生骨料符合市场通行规格,并能实现就近处置、就近应用。此外,随着所在区域建筑垃圾处置完成,设施可拆除撤离,不再占用土地。

“当前,朝阳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不断深入,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违法建筑拆除、棚户区腾退等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多。”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还将在疏解腾退工作量较大的农村地区选址建设二至三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基本满足全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需要。

据悉,今年朝阳区出台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项目建设单位在实施拆违、棚改、危改项目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均要进行资源化处理,并在建设施工时鼓励优先选择再生建材。

来源

新华社

记者

鲁畅

部分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