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排勇四川在线记者徐登林文/图
国道车流量大,公路日常养护困难,如何快速实现路面翻新?6月2日,在国道线汶川县境内七盘沟路段道路中修施工现场,就地热再生技术演绎了神奇一幕,轻松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就地热再生技术,经过三台高温加热机炙烤和铣刨,就地再掺入一些调配好的沥青就能实现新路面铺设。”现场施工监理蔡海军说,与原来的道路铺设施工技术相比,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实现了废旧物料的再生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还能实现快速施工。
据了解,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其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经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翻新。
“夏季施工作业,最高温度能达到多摄氏度。”蔡海军说。施工现场,三台加热机、一台摊铺机和数名施工人员正在对道路路面进行重新铺设。长长的施工机具仿佛组装成一辆正在运行的列车,经过三次高温后,沥青路面明显松软,在摊铺机上经过拌和的沥青和地面原有旧物料重新排列组合,一条崭新的路面便出现在面前。
“这个技术主要是针对道路路面病害比较轻微的路面进行修复。施工中能够尽快地恢复交通,避免造成道路严重堵塞。”阿坝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副局长周玫表示,今年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为切实保障道路安全、有序、畅通,国道线汶川段道路中修施工中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确保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此次就地热再生设备施工时实行的是半开放交通,通过半幅施工,让未施工车道车辆通行不受影响,施工完成后一般经过1~2个小时降温后即可投入使用,实现完成一段施工即可开放一段交通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了路面维修给交通带来的不便,打破了修路必堵的魔咒。
目前,国道线汶川粤岷大桥三岔路口(K+)至绵虒镇登溪沟大桥下行(K+)路段,全长12.公里路面中修中有9.公里沥青路面将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预计在6月25日前将全面完成工程施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