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的工作内容:施工技术资料准备、施工图设计审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教育培训。
去年考过施工图设计内审,今年可能会考施工图设计会审;
注意会审的时间、组织人、主持人、目的、形成的文件、文件的意义
安全技术交底(大概率):交底时间、交底人、被交底人、目的、形成文件记录、签字确认。
新员工培训(大概率):掌握哪些人员需要接受培训(需要掌握新技术的技术工、新上岗、转岗、变岗员工)
现场准备
1.施工机房的现场考察:了解现场、机房内的特殊要求,考察电力配电系统、机房走线系统、机房接地系统、施工用电和空调设施、消防设施的情况
2.办理施工准入证:了解现场、机房管理制度,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提前办理必要的机房准入手续。
3.设计图纸现场复核: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复核,复核的内容包括:需要安装设备的位置、数量是否准确有效;线缆走向、距离是否准确可信;电源电压、熔断器容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保护接地的位置是否有冗余;防静电地板的高度是否和抗震机座的高度相符等
4.安排设备、仪表的存放地:落实现场的设备、仪表存放地,检查是否需要防护(防潮、防水、防晒),是否需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仪器仪表的存放地要求安全可靠
5.在用设备的安全防护:了解机房内在用设备的情况,严禁乱动内部与工程无关的设施、设备,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6.机房环境卫生的保障:了解现场卫生环境,制定保洁和防尘措施,配备必要的设施。
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了解)
一、施工单位应承担的因素:
①管理方面:施工资源调配不当、工作安排不合理、窝工、施工计划不合理,对突发情况应对不力,管理水平低;
②装备方面(机械):车辆及主要机具、仪表的数量或性能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③技术方面(人+工艺):技术力量不足,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方法或技术措施不当;应用三新缺乏经验。
④质量问题:返工;⑤材料不能及时到场(施工方购的);⑥现场资金紧缺(施工方原因);⑦发生了安全事故(施工方责任)
二、非施工方承担的因素:
①施工条件不具备(路不通、电不通、基站没建好、甲购材材料没到场、资金不能及时拨付等);②大型事件(政府重大会议、重大节假日、国家重大活动等原因封网);③不可抗力
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了解)
内部因素:施工企业的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施工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企业的管理水平
外部因素:施工过程中的计划变更、施工环境方面、大型事件方面、意外事件方面
常见的危险源(了解)
室内:带钉子或铁皮的机箱板,有缺陷的电钻、试电笔、万用表、高凳、切割机、电焊机等工具,强度不够的楼板,不合格的防雷系统,高处的重物,静电、激光,异常的电压,储酸室、电池室中能够产生电火花的装置,有缺陷的标志,割接时未做绝缘处理的工具,带电裸露的电源线或端子,传染病;
室外:缺陷的设备、缺陷的工具、雷电、辐射、大风、雨雪天气、高温天气等
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年年考)
防火措施:在机房内施工使用电缆、气割、砂轮锯等设备时,必须有专人看管。
电气设备、电动工具严禁超负荷运行。电力线路的线径应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接头要结实可靠。
机房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储酸室、电池室内严禁安装能够产生电火花的装置。
安全用电:1.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制。
2.线路应采用绝缘护套导线。
3.相关用电设施施工,应由持有电工证的人员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4.检修各类用电设施,应切断电源,并在总配电箱或者分配电箱一侧悬挂“检修设备,请勿合闸”的警示标牌,必要时设专人看管。
机房在用设备及线缆:
1.电源割接时,应注意所使用工具的绝缘防护;通电前应检查新装设备,在确保新设备电源系统无短路、接地、错接等故障时,确认输入电压正常时,方可进行电源割接工作。
2.应采取防尘措施,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3.禁止触动与施工无关的机房设备。需要用到机房原有设备时,应经机房负责人同意,以机房值班人员为主进行工作。
4.拔插机盘时,应佩戴防静电手环。
室内外登高作业防护措施:
1.高处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安全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控制措施和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2.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工作服、工作鞋,并认真检查各种劳保用具是否安全可靠。高处作业人员情绪不稳定、不能保证精神集中地进行高处作业时不得上岗。高空作业前不准饮酒,前一天不准过量饮酒。
3.高处作业应划定安全禁区,设置警示牌。操作人员应统一指挥。需要上下塔时,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行进速度宜慢不宜快。高处作业用的各种工、器具要加保险绳、钩、袋,防止失手散落伤人。
4.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全禁区。严禁在杆、塔上抛掷物件。
5.当地气温高于人体体温、遇有5级以上(含5级)大风以及暴雨、打雷等恶劣天气或能见度低时严禁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须确保踩踏物牢靠。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工作。操作过程中应防止坠落物伤害他人。
质量控制
机房设备及天馈线安装(质量控制点)
一、安装准备阶段
二、现场考察:(基本同于现场准备中的现场考察)
三、器材检验:①现场开箱检验设备,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外观检查;
四、②检查设备、主要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技术说明书是否齐全
五、设备安装阶段
六、①走线槽(架)安装:走线槽(架)安装的位置、高度、水平度、垂直偏差;
七、吊挂、撑铁的安装
八、②室内设备的安装:机架安装质量,基座的位置、水平度;
九、机架安装的位置、垂直度,机架上加固(如有)制作
十、机架的标志制作;
十一、子架安装的位置检查;
十二、面板布设;
十三、子架安装、插接件的连接;
十四、③室外设备的安装:地线排的电阻率;
十五、塔上设备安装的位置、方位角、俯仰角、紧固方式、间距;(就是天线的质量控制点)年案例题
十六、馈线的接头制作、馈线的固定方式、馈线防水弯曲度、馈线的接地装置的制作
十七、④光、电缆布放及成端:光纤的布放路由走向、衰耗、标志
十八、射频电缆布放的路由走向、电缆排序以及绑扎、成端、标志的制作质量;
十九、电力电缆布放的路由走向、绝缘、极性、标志
二十、电缆头的焊接:牢固度、光滑度、余线长短的一致性
二十一、设备测试阶段
二十二、①设备通电检查:电源线连接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电压
二十三、加电步骤,各种可闻、可视告警设施。
二十四、②电源设备安装测试: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充放电试验、绝缘测试、保护地线电阻测试。(年案例题;后续问四个防雷接地的作用)
二十五、③交换设备测试:硬件测试(模块单元硬件诊断测试、大话务量呼叫测试、外接设备电源告警测试、击飞准确率测试、端子板用户呼叫测试、录音通知测试)、软件测试
二十六、④微波设备测试:天线场强、天线交叉极化鉴别度、馈线损耗、天馈线系统驻波比、发信机输出功率、本振频率及中频频率准确度、接收机噪声系数、接收机门限电平、空间分集时延、中频特性。
二十七、⑤基站设备测试:发送功率、时钟准确度、天馈线系统驻波比。
二十八、⑥光传输系统设备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光功率、接收灵敏度、过载光功率、输入抖动容限、输出抖动、系统输出抖动、误码率指标测试。
四、竣工阶段
①验收前成品保护:局部封闭、环境保护、防护标志设置、维护测试。
②竣工资料:竣工资料的内容完整性、外观整洁度,数据准确性、与实物相符性。
设备安装工程隐蔽工程与随工验收
一、随工验收和部分验收的基本规定(了解)
①随工验收的基本规定:随工验收应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进行验收、边签字确认。工程的隐蔽部分随工验收合格的,在竣工验收时一般不再进行复查。建设单位随工人员、监理工程师随工时应做好详细记录,随工验收签证记录应作为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②部分验收的基本规定:通信建设工程中的单位工程建设完成收,需要提前投产或交付使用时,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按与有关规定进行部分验收。部分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部分验收工程的验收资料应作为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在竣工验收时,对已部分验收合格的工程一般不再进行复验。
二、通信工程中需要进行隐蔽工程随工验收的内容(设备安装工程)
①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地线系统工程的沟槽开挖与回填质量、接地导线跨接安装质量、接地体安装质量、接地土壤电导性能处理情况、接地电阻测量值。
②机房设备安装工程:馈线头制作质量、(电池充放电、设备的单机、设备系统、天馈线“的测试过程和测试值”)
③移动基站铁塔工程:铁塔基础制作过程及质量、铁塔防腐处理方法等。
施工技术
机房设备安装
1、铁件安装
2、①铁件安装前,应检查材料质量。不得使用生锈、污渍、破损的材料。
3、②铁件安装或加固的位置应满足设计平面图要求。
4、③安装的立柱应垂直,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
5、④铁架上梁、连固铁应平直无明显弯曲
6、⑤电缆支架应端正,间距均匀;
7、⑥列间撑铁应在同一条直线上,铁件对墙加固处应满足设计图要求。
8、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质量控制点)
9、①电缆主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大于50mm。
10、②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11、③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与并五倾斜现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12、④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场
13、⑤走线架应保证电气连通,就近连接至室内保护接地排,接地线宜采用35mm黄绿色多股铜芯电缆。
14、机架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
15、机架安装
16、①机架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画线定位,安装位置应满足施工图设计平面图的要求。
17、②需加固底座或机帽时,其规格、型号和尺寸应与机架相符,总体高度应与机房整体机架高度一致,漆色同机架颜色基本一致。
18、③按照机架底角孔洞数量安装底角螺栓,机架底面为*mm及其以上时应使用4只,机架底面在*以下时,可以使用2只。
19、④机架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调整机架垂直度时,可在机架底角处放置金属片,最多只能垫机架的三个底角。
20、④一列有多个机架时,应先安装列头首架,然后依次安装其余各机架,整列机架前后允许偏差为3mm,机架之间的缝隙上下应均匀一致。
21、⑤机门安装位置应正确,开启灵活。
22、⑥机架、列架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23、机架的子架安装
24、①子架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25、②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牢固、端正,满足设备装配要求,不得影响机架的整体形状和机架门的顺畅开合。
26、③子架上的饰件、零配件应装配齐全,接地线应与机架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27、④子架内机盘槽位应满足设计要求,插接件接触良好,空槽位宜安装空机盘或假面板。
28、机架内机盘安装
29、①安装前应核对机盘的信号是否与现场要求的机盘信号、性能相符。
30、②安插时应依据设计中的面板排列图进行,各种接盘要准确无误地插入子架中相应的位置。
31、③插盘前必须戴好防静电手环,有手汗者要戴手套。
32、零附件安装
33、①应按厂家提供的装配图正确牢固安装。
34、②ODF上活接头的安装数量和方向应满足设计及工艺要求。DDF的端子板、同轴插座应牢固、不松动。
35、分路系统
36、①安装前,应核对环行器的工作频段及环形方向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7、②安装螺钉穿行方向应对准天线所在方向,螺钉应安装齐全,波导口应加固紧密,与外接波导口连接应自然、顺直、不受力
38、③安装馈管时必须使用专用力矩扳手,防止用力过大使馈管变形。
39、波导充气机和外围控制箱安装
40、①波导充气机和外围控制箱采用壁挂式安装时,设备底部距离室内地面1.5m。
41、②烟雾、火情探头应装在机房棚顶上;
42、③门开关告警应装在门框内测
43、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安装
44、①总配线架底座安装位置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空洞相对应。
45、②跳线环安装位置应平滑、垂直、整齐。
46、③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轨端头应安装挡头,防止滑梯滑出滑道。
47、④滑轨拼接应平正,滑梯滑动应平稳,手闸应灵敏。
48、线缆及电源线的布放(质量控制点)
49、电缆布放(各种网线、)
50、①电缆的规格、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电缆应排列整齐,外皮应无损伤。
51、②电源缆线、信号电缆、用户电缆与中继电缆应分离布放。电源线、地线及信号线也应分开布放、绑扎,绑扎时应使用同色扎带。
52、③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转弯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0倍。
53、④线缆在走线架上应横平竖直,不得交叉。从走线架下线时应垂直于所接机柜。
54、⑤布放走道电缆可用浸蜡麻线(或扎带)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布放槽道电缆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劲量不交叉。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可用塑料皮衬垫,防止割破缆皮,出口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
55、⑥同一机柜不同缆线的垂直部分在绑扎时,扎带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56、⑦使用扎带绑扎时,扎带扣应朝向操作侧背面,扎带扣修剪平齐。
57、光缆布放(新增内容)
58、①光纤布放路由应符合设计要求,收信、发信排列方式应符合维护习惯。
59、②不同类型纤芯的光纤外皮颜色应满足设计要求。
60、③光纤宜布放在光纤护槽内,应保持光纤顺直,无明显扭绞。无光纤护槽时,光纤应加穿光纤保护管,保护管应顺直绑扎在电缆槽道内或走线架上,并与电缆分开放置。
61、④光纤从护槽引出宜采用螺纹光纤保护管保护。
62、⑤不可用电缆扎带直接捆绑无套管保护的光纤,宜用扎线绑扎或自粘式绷带缠扎,绑扎松紧适度。
63、⑥光纤活接头处应留一定富余,余长应依据接头位置情况确定,一般不宜超过2M。光纤连接线余长部分应整齐盘放,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
64、⑦光纤必须整条布放,严禁在布放路由中间做接头。
65、⑧光纤两端应粘帖标签,标签应粘帖整齐一致,标签应清晰、准确、文字规范。
66、电源线敷设
67、①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不得有接头。
68、②馈电采用铜(铝)排敷设时,铜(铝)排应平直,看不出明显不平或锤痕。
69、③铜(铝)排馈电线正极应为红色油漆标志,负极应为蓝色标志,保护应为黄色标志,涂漆应光滑均匀,无漏涂和流痕。
70、④10mm以下的单芯电力宜采用打接头圈方式连接,打圈绕向与螺丝固紧方向一致,铜芯电力线接头圈应镀锡,螺丝和接头圈间应安装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71、⑤10mm以上的电力电缆应采用铜(铝)鼻子连接,鼻子的材料英语电缆相吻合。
72、⑥铜鼻子的规格必须与铜芯电源线规格一致,剥露的铜线长度适当,并保证铜缆芯完整接入铜鼻子压接管内,严禁扭伤和剪切铜缆芯线。
73、⑦安装在铜排上的铜鼻子应牢靠端正,采用合适的螺栓连接,并安装齐备的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74、⑧铜鼻子压接管外侧应采用绝缘材料保护,正极用红色、负极用蓝色、保护地用黄色。
75、⑨电源线连接时应保持熔丝或空气开关断开,电缆接线端子(或端头)采用绝缘材料包裹严实,依次连接保护地、工作地和工作电源,先连接供电侧端子后连接受电侧端子。
76、电缆成端(市话,略)
77、设备的通电检查
78、通电前检查
79、①卸下架内保险和分保险,检查架内电源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松动。
80、②在机架电源输入端应检查电源电压、极性、相序。
81、③机架和机框内部应清洁,清楚焊锡、芯线头、脱落的紧固件或其他异物。
82、④架内五断线混线、开关、旋钮、继电器、印刷电路板齐全,插接牢固。
83、⑤开关预置位置应符合说明书规定。
84、⑥各接线器、连接电缆插头连接应正确、牢固、可靠
85、⑦接线端子插接应正确无误。
86、通电检查
87、
88、①接通列保险,检查信号系统是否正常,有无告警。
89、②接通机架告警保险,观察告警信号是否正常。
90、③接通机架总保险,观察有无异样情况。
91、④开启主机电源开关,逐级接通分保险,通过鼻闻、眼看、耳听注意无有异味、冒烟、打火和不正常的声音等现象。
92、⑤电源开启后预热,无任何异常现象后,开启高压电源,加上高压电源应保护不跳闸。
93、上述机架加电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各种信号灯、电表指示是否符合规定,如有异常,应关机检查。安装机盘时,如发现个别单盘有问题,应换盘试验,确认故障原因。加电检查时,应戴防静电手环,手环与机架接地点应接触良好。
1、设备的割接、拆旧、搬迁、换装(重点内容)
2、设备的割接
3、①新安装的设备应先进行测试,保证其满足入网要求。
4、②布放好新旧设备之间的连接线。
5、③编写割接报告,报建设单位批准。
6、④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协助,按计划割接。
7、⑤新设备割接入网后,及时做好测试工作。
8、拆除旧设备
9、①拆除旧设备时,不得影响在用设备的正常运行。
10、②拆旧过程应遵循的原则为:先拆除备用电路,后拆除主用电路;
11、先拆除支路,后拆除群路;
12、先拆除线路,后拆除设备
13、先拆除设备,后拆除走线架
14、先拆除电源线后拆除信号线
15、③拆除时应使用缠有绝缘胶布的扳手(或绝缘扳手),并将拆下的缆线端头做绝缘处理,防止短路。
16、④拆除线缆时应注意对非拆除线缆的保护。线缆翻越电缆槽时应在下方衬垫保护垫,避免划伤线缆外皮。
17、⑤拆除的线缆两端应做好绝缘防护和标记,应按规格、型号、长度分类依次盘好,整齐摆放到指定地点。
18、⑥拆除光纤时,不得影响其他光纤的正常运行。
19、设备的搬迁、换装(一个基站的设备换到另一个基站)
20、①再用设备的搬迁、换装前应制定详细的搬迁、换装计划,报建设单位审批,申请停电路时间,提前做好新机房的天馈线系统、电源系统、走线架及线缆的布放准备工作。
21、②设备的搬迁、换装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协助进行,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2、③迁装就设备在搬迁前应进行单机、通道等主要指标测试,并做好原始记录。迁装后应能达到原水平。
机房设备抗震和防雷接地
一、抗震措施
二、①按设计采取上梁、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旁侧撑铁等,连成牢固形成一个整体,
三、②通信设备顶部应与列架上梁可靠加固,设备下部应与地面加固,整列机架间应使用连接板连为一体。列架与机房侧房柱(或承重墙)每档应加固一次。
四、③机房的承重房柱应采用“包柱子”方式与机房加固件连为一体
五、④列柜(头、尾柜)、支撑架或立柱应与地面加固。未装机的空列柜应在两端和中间设临时立柱支撑,中间立柱间距因为-mm。
六、⑤列间撑铁间距应在mm左右、靠墙的列架应与墙壁加固。
七、⑥地震多发地带列架还应考虑与房顶加固。
八、⑦铺有活动地板的机房,机架不能加固在活动地板上,应加工与机架界面相符并与地板高度一致的底座,若多个机架并排,底座可做成与机架排列长度相同的尺寸。
九、⑧抗震支架要求横平竖直,连接牢固。
十、⑨墙终端一侧,如是玻璃窗户无法加固时,应使用长槽钢跨过窗户进行加固。
十一、⑩加固材料可用50*50*5mm角钢,也可以用5号槽钢或铝合金材料,加工机架底座可以采用50*75*6mm角钢,其他特殊用途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加固。
十二、通信电源工程施工技术(涉及)
十三、(一)通信电源设备的安装
十四、大致流程
十五、
十六、详细要求:
十七、
十八、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涉及隐蔽)
十九、
二十、天馈线避雷
二十一、①通信局(站)的天线必须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必须高于天线最高点的金属部分1m以上,避雷针与避雷引下线必须良好焊接,引下线应直接与地网线连接。
二十二、②天线应安装在45°避雷区域内。
二十三、③天线馈线金属护套应在顶端及接入机房入口处外侧做保护接地。
二十四、④出入站的电缆金属护套,在入站处作保护接地,电缆内芯线在进站处应加装保安器。
二十五、⑤在架空避雷线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架空低电压电力线等。
二十六、⑥通信局(站)建筑物上的航空障碍信号灯、彩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将电源线穿入金属管内布放,其电缆金属护套或金属管道应每隔10m就近接地一次。电源芯线在机房入口处应就近对地加装保安器。
二十七、供电系统避雷
二十八、①交流变压器避雷
二十九、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为负载供电。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外时,宜在上方架设良导体避雷线。
三十、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均各装一组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装设。
三十一、②电力电缆避雷
三十二、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地埋的电力电缆进入通信局,电力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或其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通信局。
三十三、电力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在架空电力线路与地埋电力电缆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接地端子、电力电缆金属护层、铁脚等应连在一起就近接地。
三十四、严禁采用架空交、直流电力线引出通信站。
三十五、站内的工频低压配电线,宜采用金属暗管穿线的布设方式,其竖直部分应尽量靠近墙,金属暗管两端及中间应就近接地。
三十六、③电力设备避雷
三十七、局内应具备分级防雷措施,即交流屏输入端、自动稳压稳流的控制电路,均应有防雷措施。
三十八、在交流稳压器(市电、油机转换屏)的输入端、交流配电屏输入端的三根相线及零线应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在整流器输入端、不间断电源输入端、通信用空调系统输入端均应加装对地避雷器。
三十九、太阳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市电混合供电系统防雷措施(略)
四十、接地系统的检查(重要考点)(涉及隐蔽工程)(问:接地系统检查应注意哪些事项?)
四十一、①接地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室外部分及建筑物的地下接地网、
四十二、②接地系统室外部分包括建筑物接地、天线铁塔接地及天馈线的接地,其作用是迅速泄放雷电引起的强电流,接地电阻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接地线应尽可能直线走线,室外接地排应为镀锡铜排。
四十三、③不允许在接地系统中的连接通路设置开关、熔断丝等可断开器件。
四十四、④埋设于建筑物地基周围及地下的接地网是各种接地的源头,其露出地面的部分应称做接地桩,各种接地铜排都要通过接地引入线连至接地桩。
四十五、⑤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应超过30m。当采用热镀锌扁钢材料,截面积应不小于40*4mm(mm);当采用铜芯电缆截面积不小于90mm。
四十六、⑥室外接地点应采用刷漆、涂抹沥青等防护措施方式防止腐蚀。
四十七、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
四十八、温度:一类10-26°、二类:10-28°、三类10-30°
四十九、湿度:一类40-70%、二类:20-80%、三类20-85%(二三类不得凝露)
五十、防尘:IDC0.5um的=粒/L,5um的=3粒/L;一二类机房0.5um的=0粒/L,5um的=3粒/L;三类粒和粒;
五十一、抗干扰:无线电频率0.15-MHz时,应=dB。磁场=A/m(10Oe)。远离11万伏(KV)以上超高压变电站、电气化铁道等强电干扰;远离工业、科研、医用射频设备干扰、机房地面可使用防静电漆
五十二、照明:电气照明为主;分为正常(市电)、保证(油机)和事故(电池)三类照明;一二类机房及IDC照明水平最低为照度
五十三、荷载:设备安装机房地面荷载大于6KN/平方米(kg/平)、总配线架线不小于8KN/平、线不小于10KN/平;(1KN/平=kg/平)
五十四、天馈线安装
五十五、安装前准备
五十六、
五十七、①天线、馈线抵达安装现场后,应首先检查天线有无损伤,配线是否整齐,然后选择合适的组装地点进行组装。在组装过程中,应禁止天线面着地受力,避免损伤天线表面。馈源的安装应轻拿轻放,不能受力,使馈源变形。
五十八、②检查吊装设备。
五十九、③依据设计1核对天线的安装位置、方位角度、2确定安装方案,3布置安装天线后放尾绳,4制定安全措施,划定安装区域,设立警示标志。
六十、④检查抱杆和铁塔的连接支架的所有螺栓,进行安装前紧固,以防止抱杆不牢固,造成安装测试后引起天线偏离固定位置,造成传输故障。同样,移动天线支架、卫星天线支架在安装前,也应仔细检查所有的连接螺栓是否齐全、完好。
六十一、⑤风力达到5级以上,禁止进行高空作业;风力达到4级以上,禁止在铁塔上吊装天线。雷雨天气禁止上塔作业。
六十二、天线安装
六十三、(一)基站天线
六十四、①安装位置及加固方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应稳定、牢固、可靠。
六十五、②方位角和俯仰角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六十六、③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应良好,接地电阻阻值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六十七、④天线应处于避雷针下45°角的保护范围内。
六十八、⑤天线安装间距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全向间距应不下雨3M。
六十九、⑥在屋顶安装时,全向天线与避雷器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小于2.5M,智能天线水平隔离距离应大于2m。
七十、⑦全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5m。
七十一、(二)微波天线
七十二、①安装角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七十三、②加固应稳定、牢固
七十四、③组装天线应按设备出厂说明的顺序拼装。
七十五、④保护罩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要求安装。
七十六、⑤馈源加固符合说明书要求。
七十七、⑥调测要认证细心,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当站距45KM以内,接收场强的实测与计算值之差允许在1.5dB以内;当站距大于45KM时,实测与计算值之差允许在2dB以内。
七十八、(三)卫星地球站(略)
七十九、(四)GPS天线
八十、①应安装在较控光的位置,上方90°范围内应无建筑物遮挡。
八十一、②离周围尺寸大于mm的金属物体的水平距离不宜小雨1mm。
八十二、③GPS天线与通信发射天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八十三、④在避雷针顶点下倾45°保护范围内
八十四、⑤馈管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八十五、馈线安装要求(质量控制点、隐蔽)
八十六、(一)移动基站馈线系统和室外光缆
八十七、①馈线的规格、型号、路由走向、接地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八十八、馈线进入机房前应有防水弯,防止雨水进入机房
八十九、馈线拐弯应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馈线外径d的20倍(软馈线10倍)
九十、防水弯最低处应低于馈线窗下沿。
九十一、②馈线衰耗及电压驻波比应满足工程部设计要求。
九十二、③馈线与天线连接处、与设备侧软跳线连接处应有防雷器;
九十三、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屏蔽层应接地,接地线一端用铜鼻子与室外走线架或接地排应可靠连接,另一端接地卡子卡在剥外皮的馈线外屏蔽层上,应保持接触牢靠并做防水处理,电缆和接地线应保持夹角小于或等于15°;
九十四、接地的铜鼻子端应指向机房防线,并保持没有直角弯和回弯;
九十五、馈线长度在10-60m时,需三点接地,天线处、馈线中部、靠近馈线窗处
九十六、馈线长度超过60m时,每增加20m(含不足),应增加一处接地。
九十七、④室外光缆布放应符合设计要求。
九十八、⑤室外光缆布放时,禁止用力拉拽和弯折,禁止触摸纤芯。
九十九、⑥室外光缆绑扎应顺直、整齐、美观,无交叉和跨越现象
百、⑦光缆两端应安装标识牌,内容统一、清晰、明了。挂在正面容易看见的地方。
百一、塔放系统和室外单元
百二、①安装位置和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百三、②各种缆线宜分层排列,避免交叉,余留的缆线应蒸汽盘好并固定
百四、③做好接头处应做防水、防雷处理
百五、④室外光缆接头必须安装接头上的卡槽固定好位置,并按要求做防水处理。
百六、⑤电源线从室内防雷箱布放至天线室外防雷箱,路由设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绑扎在走线架横档上。
百七、⑥室内部分用扎带固定的,扎带头朝向应一致,扎带松紧度应适度。
百八、⑦室外部分可用皮线绑扎,皮线结扣应留在走线架背面,结扣需修剪整齐。
百九、⑧电源线应整根布放、绑扎美观、无交叉、进入机房前做防水弯、室外部分应做防雷接地、电源线应绑扎标牌。
百十、移动基站安装与测试、移动网络优化
百十一、(一)移动基站安装与测试
百十二、①基站站点参数表:站名、站号、配置、基站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天线半功率角、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基站类型;
百十三、②基站天馈线测试:驻波比;
百十四、驻波比要求小于等于1.5;只需要对安装完跳线的天线各端口和GPS天馈线进行电压驻波比测试。
百十五、③移动通信设备的网络测试:网络功能和性能检验、呼叫质量测试、路测三项工作
百十六、网络工程测试和性能检验:基站子系统检验、操作维护中心检验、无线网功能检验、无线网性能检验
百十七、呼叫质量测试:1测试点选取应综合考虑地理、业务流量、楼宇功能、客户投诉记录等综合因素考虑,突出重点区域。一般选择交通枢纽、商业娱乐中心、宾馆等;对于楼层高于11层的建筑测试,要求分顶楼、楼中部、底层三部分。
百十八、2大型城市宜选50个点、中型城市30个、小心城市20个
百十九、3测试时段选择当地移动通信数据流量忙时进行
百二十、路测:TD-LTE数据业务测试时应使用不低于12MB的数据包;应获得基站每扇区的覆盖、服务小区、终端发射功率、呼叫全过程、数据服务质量、邻区间切换
百二十一、(二)移动网网络优化
百二十二、①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覆盖、容量、质量三者之间的矛盾,网络优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平衡这三者之间的矛盾,网络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百二十三、②从网络结构方面划分: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指空中接口部分相关设备和设备相关参数的优化;核心网络的优化涉及调整交换侧的容量和参数两项内容
百二十四、③从网络的建设和维护的时间顺序划分:网络建设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就是覆盖和质量的问题;随着网络的成熟,覆盖问题得到解决,网络表现为容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网络优化的步骤
(三)网优的内心与性能指标
①从NSS侧,主要应提高交换的效率,适当增加交换容量和调整中继数量;
②从BSS侧,主要包含基站或天线的位置、方位角或下倾角、增加信道数、小区参数
③从移动终端感知方面,网络指标主要有掉话率、呼叫建立成功率、语音质量、上下行速度;
④掉话分析:通过分析信号场强、信号干扰、参数设置找出掉话原因。
⑤无线接通率分析:因素是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的拥塞,以及业务信道分配中的失败;解决办法是进行话务的均衡和话务分担,或者增加该站的容量资源。
话务不均衡的原因表现在基站天线挂高、俯仰角和发射功率设置不合理,小区过覆盖、超远覆盖或由于地形原因及建筑物原因造成覆盖不足。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对无线接通率产生影响。
⑥切换分析:首先检查定义的邻区关系的准确程度,接着检查目标小区是否由于硬件问题、拥塞或传输及交换故障导致无法指派;同时还需要检查无线环境是否可能导致干扰,使得切换的信令不畅,手机无法占用系统所分配的信道;另外,还需检查是否与切换参数和相邻小区参数的定义有关。
⑦干扰分析:GSM是干扰受限系统(干扰增加误码率)、CDMA和TD-SCDMA是自干扰系统;WCDMA也是自干扰系统。分析方案:话务统计分析、用户反映、采用扫频仪等路测手段跟踪排查。
通信电源设备测试(隐蔽)
l一、设备通电前的检验
l①设备通电前,应保证布线和连线正确,无碰地、短路、开路和假焊等情况;②机内各种插件应连接正确;③机架保护接地连接可靠;④设备开关、闸刀转换灵活、松紧适度、灭弧装置完好,熔断器容量和规定符合设计要求;⑤机内布线及设备非电子器件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技术指标规定,无规定时,应不小于2MΩ/V
l二、交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低压交流配电屏)
l①交流配电设备的避雷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能自动(或人工)接通、转换“市电”和“油机”电源,并发出声、光告警信号。②“市电”恢复供电时应能自动(或人工)切断事故照明电路。③输入、输出滴啊呀、电流测试值应符合指标要求。④“市电”欠压时能发出告警。⑤监控接口性能应正常。
l三、直流配电涉笔通电检验(直流配电屏)
l①输入及输出电压、电流测试值应符合指标要求②可接入两组蓄电池,“浮—均”充电转换性能应符合指标要求。③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输出端浪涌吸收装置功能应符合指标要求。④电压过高、过低、熔断器熔断等声、光告警电路应工作正常⑤配电设备内部电压降应符合指标要求(屏内放电回路压降应不大于0.5V)
l四、直流—直流变换设备通电测试检验(直流转直流输出)
l①变换器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稳压精度、输出杂音电平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②应有限流性能;③限流整定值可在%-%输出额定值之间调整;④变换器事故、过压、开路、欠流、过流或短路等保护电路应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
l五、逆变设备通电测试检验(直流转交流输出)
l①输入直流电压、输出交流电压、稳压精度、谐波含量、频率精度、杂音电流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②市电与逆变器输出的转换时间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③输入电压过高、过低、输出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应可靠,声、光告警电路工作正常。
l六、开关整流设备通电测试检验(交流转直流输出)
①模块工作参数设置和检验:通电前检查所有线路是否连接正确,所有螺钉不得松动,无短路。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接通交流电源,检查三相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指示灯是否正常;按说明书和要求对整流模块的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和检验(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直流电压、电流;输出限流、均流特性;等等);②监控模块告警门限参数设置和检验;③其他性能检查:“三遥”没问题、各种切换没问题;
l七、蓄电池的充放电(隐蔽与随工验收)
(一)铅酸蓄电池初充电
①充电前应检查蓄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极性与设计要求相符,无错极,无电压过低现象;②初充电期间(24h内)不得停电,如遇停电,必须立即启动发电机供电。③新装蓄电池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充电电压应符合规定要求。④充电期间,会产生大量氢气,当室内氢气含量超过2%时,就有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充电时,应严禁明火并保持空气的流通。⑤正常情况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初充电压为2.35V,浮充电压为2.23-2.28V,均充电压为2.23-2.35V。在充电期间,应没1-2h或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电池单体电压、电流、温度、电池组电压并做好记录。初充电结束后,电池电压连续3h以上不变。
(二)铅酸蓄电池放电试验
①放电测试应在电池初充电完毕,静置1h后进行;②放电用负载应安全可靠,易于调整;③放电时应注意电流表指示,逐步调整负载,使其达到所需的放电电流值;④放电开始时应立即测试电池组总电压、单体电压、总电流,并记录开始时间,以后每1-2h测试一次。当出现个别电单体电压降至1.9V以下时,应每15分钟测一次。⑤初放电电流应符合电池说明书规定,无规定时,铅酸蓄电池以10小时率放电,放电3h后,即可用电压降法测试电池内阻,内阻值应满足要求;内阻=(无负载电压-放电电压)/放电电流
(三)放电的要求
①初放电每个单体电池的终了电压都应不小于1.8V,电解液密度应符合说明书;②电池放电完毕,应及时在3h内以10小时率进行二次充电,直至电流、密度和电压5-8h稳定不变,极板剧烈地冒泡为止。③电池温度不得超过45℃
(四)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
①使用前应检查个单体的开路电压,若低于2.13V或储存期已达到3-6个月,这应运用恒压限流法进行均衡充电。均衡充电单体电压宜为2.35V,充电电流取10小时率;充电终期电压宜为2.23-2.25V。若连续3h电压不变,则认为电池组已充足。均衡充电的充电量应达到放出电量的%以上。
注:蓄电池的主要指标包括电动势、内阻、终了电压、放电率、充电率、循环寿命。
传输系统及核心网设备测试
传输系统网元测试(随工验收)
总结:光功率计是万金油、SDH传输分析仪用在一切和SDH有关的网络设备中、光谱分析仪用在波分复用中
对于DWM系统:
1、首先需进行系统信噪比测试和系统中心波长及偏差,仪器为光谱分析仪。需要精确一点就用多波长计。
2、系统输出抖动测试。
3、系统误码测试。
4、以太网链路测试
5、ATM链路测试、
6、系统保护倒装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