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美丽嬗变嵊州市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明如光,启人心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最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是一座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年,嵊州正式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嵊州拿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年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嵊州市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城市,因创建而美好。经过多年的创建,嵊州实现了环境美化、经济提速、民生幸福的“同频共振”:学文明、讲文明蔚然成风,城市管理水平、文化品位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成果

四年文明创建路,引领它的是“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敢打硬仗”的“三敢”铁军精神。

志愿者们在行动

创建启动以来,嵊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成立强有力的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对每一年度的创建工作作出科学规划和安排,实施专项整治攻坚,系统地开展了“十大创建、十大整治、十大专项和十大决胜”行动。

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建战役”打响。通过“大兵团网格化作战”,以“市领导挂帅+部门领办+干部包干”的形式,实行市领导包片联系制度,一周一次督促检查。所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明确包干联系点位,深入联系小区、街路、市场等一线开展挂联督查,现场指挥、现场拍板,率先示范,向创建中的难题开刀,推动形成联动用力、持续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并积极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清扫街面垃圾、制止不文明行为等。

嵊州各级各部门纷纷动员和号召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争当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者、推动者、先行者、示范者和监督者。

创建集结号下,各级各部门力量迅速动员起来。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建设环卫四支队伍“五加二”“白加黑”,全天候奋战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第一线。

部门机关和党员干部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实行“街长制”“楼长制”,将全市70余条主要街道“包干到人”,专人专项负责所管辖区域内的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都进小区楼道,担任一个楼道的“楼长”,开展文明宣传劝导,动员建设“最美楼道”。基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公益广告海报,基本实现宣传全覆盖。“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而首创的“浙政钉+文明督查”模式,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类问题收集、即时交办、进度监督、结果反馈、统计分析实现了全过程网上督查督办、责任压实、留痕推进、闭环管理,强化了督查整改的执行力,打通了文明创建问题即查即改的“最后一公里”。

垃圾分类大家行

“花鸟市场整治后,多了这么多车位,顾客购物更加方便,我们的生意也更好做了。”嵊州市花鸟市场内英英园艺坊店主丁飞英说。

嵊州市花鸟市场管理是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因业主擅自改变规划,将公共区域改建成了84个摊位,加上私搭乱建的雨篷、遮阳棚等,导致市场内通道拥堵,秩序混乱。去年8月,嵊州拆除取缔了违法搭建和违法经营摊位,对市场进行雨污管道分离、路面沥青铺设、建设花坛、设立护栏等改造,并把拆违腾出来的多平方米空间,建设成了一个有近百个车位的停车场,缓解了经营户、消费者以及周边市民的停车难问题。

花鸟市场整改是嵊州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嵊州紧盯民生痛点难点,瞄准更高标准,加大整治提升力度,大力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为广大市民营造清洁优美、秩序井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创建启动以来,嵊州市累计道路补缺平方米,城区增加停车位个,新建绿道公里,新建公园5个,新增城市书房8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实现全覆盖,创建五星达标村个、3A示范村21个。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创建成果,享受到了创建实惠。

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让市民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嵊州在以往完成3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投资多万元,改造老旧小区9个,居民楼幢,住房套,涉及改造面积33.62万平方米。

管道改造、地面硬化、停车位增加……剡湖街道龙会社区桥东新村在老旧小区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在这里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周师傅难掩心情的激动:“以前小区里停车难,污水管道老化堵塞,污水横流现象很普遍,改造后老百姓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我们像当年刚住进新房一样高兴。”

斑马线礼让行人

创文明城市,根本在于育文明人、铸城市魂。全国文明城市检验的不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民俗民风,更是内在的民生福祉和隐性的人文精神。而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嵊州创文明城市的价值追求。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嵊州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单位建有余支志愿者队伍,12.8万人注册加入志愿者队伍。“红立方”万人志愿服务全市域推进,以网格化结对的形式赴社区、街巷、路口等开展共建共创,“村嫂”和“邻舍+”志愿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这些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践行志愿精神,传播文明理念,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成为嵊州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志愿服务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承担起维护城市文明的义务和责任:从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儿童,到自发组织成立小区巡逻队的老人;从烈日下汗流浃背的交警,到寒风中值守岗位的志愿者;从日出前就在清理垃圾的环卫工,到霓虹灯下劝说占道摊主文明经营的城管队员;从24小时不关机以社区为家的居委会主任,到自觉清理楼道垃圾的老旧小区居民……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当文明使者。

文明融入日常,点滴折射光亮。在嵊州,致力志愿服务的“中国好人”沈红平,暴风雨中的“最美逆行人”潘国涛,“调解老娘舅”吴祖德,敬业奉献的“浙江好人”钱善恩……他们发挥着示范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更多的人崇尚文明、践行文明。

文明市民正与文明城市共同成长。“以前,走在斑马线上都得小心翼翼的,提防着随时可能开过来的汽车。现在放心多了,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司机会主动停车,让行人安全通行。”在市区生活了50多年的张苗英,对嵊州的“礼让斑马线”赞赏有加。

食品安全大检查

年1月27日,黄泽镇启动“嵊张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暨迎新春不文明现象大扫除仪式。当地综合执法中队、交通执法中队、交警中队和镇村干部、志愿者等各支队伍,针对嵊张线沿线建筑渣土和砂石运输秩序、秸秆焚烧、路面清扫等进行规范和整顿。这是该镇文明创建常态化的举措之一。

建设文明之城,离不开更高水平城市治理下形成的长效机制。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后,嵊州市委、市政府快马加鞭,研究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督考追责、宣传引导、创建推进、工作保障”六大机制,全市10余个创建主要职能部门、所有街道制订了常态长效工作具体方案,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

嵊州市按照“巡查-反馈(交办)-处置-督查-销号”的流程,升级“大兵团网格化作战”,明确30个重点点位长效管理责任,强化共建责任,推进“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示范市场、示范街、示范小区、示范商超、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

“您好,请退回到白线后面,等绿灯亮了再过去。”在富豪路与兴盛街路口,党员志愿者张逸夫只要看到欲闯红灯的市民,都会急忙上前劝阻。每月的“三五文明创建服务日”,“红徽章”“红帽子”“红领巾”“红袖章”“红马甲”……“红立方”志愿者们都会出现在市区各个路口,定时定点站好文明岗,耐心地督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集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区域悄然发生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标准”的自我提高。“治反弹、固成果、促长效”等各项工作的网格式推进,使城市管理更精细,同时,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益广告提档升级、交通秩序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及周边长效管理“五大行动”,着力补齐城市软硬件短板,以更加有力的举措遏制问题反弹,保持常态长效。

创建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是一次永不停歇的奔跑。站在全国文明城市的新起点,嵊州市开启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的新跨越,使广大市民在参与创建中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形成良好文明习惯,带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辍足。”从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的创建,到“实力嵊州、品质嵊州、美丽嵊州、幸福嵊州”四个嵊州建设,变化的是目标名称,不变的是民本情怀。厚植发展新优势的嵊州,正汇聚民智、积聚民力、克难攻坚,努力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征程中再创佳绩,让城市实力更优、活力更强、魅力更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创建,永远在路上。

来源:嵊州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