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
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摊铺到位
G7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垒段
路面工程全部完工
总里程约公里的京新高速全线贯通
5月20日在哈密市松树塘拍摄的京新高速伊吾至巴里坤段铺设完成的“最后一公里”画面。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
简称京新高速
是国家高速公路网
首都放射线中的第七条
总里程约公里
京新高速新疆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途经北京、河北、山西
内蒙古、甘肃、新疆6个省(区、市)
是我国第二条进出疆高速公路大通道
也是“一带一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梧桐大泉—伊吾
—巴里坤—木垒段
被称为京新高速“最后一公里”
项目起于
京新高速双井子立交
经下马崖、伊吾、巴里坤
终于木垒,长近公里
于年开工建设
今年复工以来,项目建设单位倒排工期、细分计划、严格考核,并增加人员和设备,加班加点推进项目进度。目前,项目主线沥青摊铺工作已全部完成,连接线沥青摊铺工作进度加快,交通安全设施、服务区等附属工程加紧施工,计划月底完工。
根据建设安排
该路段计划6月底通车运营
届时,一条通衢大道
将从乌鲁木齐直达北京
新疆与首都的联系更为紧密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全天候的进出疆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全面建成,将有力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沿线群众的致富路、团结路和幸福路。”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新项目负责人达文斌说。
继续阅读
千里通衢“绿”为先
——记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垒段建设绿色公路
近公里长的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垒段要建成什么样的路?“建成致富路、团结路,还要建成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的绿色公路。”5月20日,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疆G7高速公路联合体工程总承包部副总经理王晓智说。
避开环境敏感地
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出发,驾车20公里才能进入京新高速,对人们出行来说,这个距离有些长。
王晓智说:“之所以距离县城远,是为了避开当地的生态林、草场、水源保护区和湖泊等。”
设计人员对巴里坤境内的京新高速线路设计了北、中、南三条线,南线和中线更靠近县城,但无法避开水源保护区、生态林和湿地。北线距离县城稍远,但避开了这些环境敏感地,且不穿行农耕密集区。
经过多次论证,在巴里坤境内的京新高速公路选择了北线,公路因此多绕行6公里。
为保护生态,京新高速线路选择绕行或增加工程措施的案例,在梧木段还有5处,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增加万元左右。
“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我们在设计时坚持环保选线,不计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的影响。”王晓智说。
施工场地不留痕
公路施工时,需建设施工便道、预制场、拌和站、弃土场、施工营地等,需要占用临时用地。公路建成后,这些临时用地要复垦并恢复原貌。
巴里坤至木垒土建施工第二合同段,全长68公里,施工时建设了拌和站、便道和取土场等,涉及复垦面积亩。
“在进场之初,我们就把临时用地上的表层土挖掘并存放好,这些表层土要用于复垦。”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京新高速项目部项目总工程师朱小飞说。
土建施工结束后,从去年开始,第二合同段施工人员推平拌和站、填平取土场,回填存放的表层土。随后技术人员选用耐旱和易于成活的草种,播种草籽、挖土覆土、洒水浇灌,让草籽生根发芽。
5月19日下午,朱小飞带记者来到一处曾经的拌和站、预制场和钢筋加工场。此前,这里的施工临时建筑占地近亩,施工车辆进进出出,忙碌异常。而今,这里归于平寂,临时建筑早已消失,地面平整,点点嫩绿从土中钻出。
朱小飞说:“等三五年后,这里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见不到任何施工痕迹。”
资源循环再利用
巴里坤至木垒段土建第一合同段主线全长68.7公里,拌和站和预制场等在生产中需消耗大量水,该合同段施工人员在驻地营区设置污水沉淀池、化粪池,在拌和站内设置三级沉淀池,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在一处拌和站内,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巴木段土建第一合同段党支部书记周长青走到院子一角说:“这是三级沉淀池,拌和站生产时产生的废水会汇集到这里。”
废水收集至沉淀池,经过沉淀和过滤,沙石被留在池底,变清的水流到最后一个池子里,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灌溉绿化和冲洗罐车等,节约了施工用水。
“一个月能节水80多吨,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更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周长青说。
抬头望去,拌和站的水泥罐顶部装有一个方形大盒子,周长青介绍说:“那是水泥罐脉冲除尘器,用于除尘。”
拌和站搅拌水泥时,会产生大量粉尘。施工方购买了多个除尘器,不让粉尘飘逸出去,减少粉尘污染。同时,还能回收水泥粉尘,用于再生产。“拌和站工作3年多时间,我们回收利用了约16吨水泥,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周长青说。
行进日记
为后代留下环保财富
5月20日星期四阴
在戈壁荒滩修建京新高速,为什么对环保要求那么高?
在采访中,记者也不断问这个问题,有人说是为了让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而更多人说是为了保护好环境,给后代留下环保财富。就像朱小飞在采访中说:“复垦后地表要恢复原有地貌,这样才无愧于心。”
正因如此,有些环保措施其实已经达到了要求,设计和建设单位仍自我提高标准;有些地方土质差,存水能力弱,为了能让小草发芽,建设者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浇水、一天天呵护。
现在,一条经过精心孕育的绿色环保路正在不断成长,从边疆延伸到首都北京,也延伸到沿线群众以及子孙后代的心中。(逯风暴)
来源/综合石榴云/新疆日报
来源天山网
作者逯风暴赵西娅
编辑:谢永利
流程编辑吴越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