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25联考福建公务员行测中那些不按套

年公务员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结束了,考生对一些奇怪的题目一定记忆深刻,小编就来整理下那些最怪或最不按套路的题目!

常识判断

下列道地药材与其生产地,功效对应均正确的是:

A.人参——吉林——大补元气,宁身益智

B.贝母——广东——养血润肺,化痰止咳

C.三七——云南——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D.枸杞——宁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试题分析:中医药是中国的瑰宝。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本次行测考试中考到了关于药材的知识,可见中医知识越来越重要。本题难度中等,人参是吉林的道地药材,功效为大补元气,健脾润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相信是很多考生的常识,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B项:贝母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通常用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C项: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以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入药。主要的功效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D项:药用的枸杞,一般指的是枸杞子,来源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养肝,滋肾,润肺。BCD对应出现了错误。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喝可乐或其它碳酸饮料时,表面的泡沫或是聚成一团,或是贴着杯壁,很少有零星的小泡泡独自游荡

B.不小心洒落到桌子上的茶或者咖啡,干燥后会留下一个污渍,其边缘部分颜色比中间深

C.让小汤匙的凸面轻轻触碰水龙头流出的小水流,水流会被吸引,沿着汤匙的凸面往下流

D.让两枚图钉漂在水面上,它们靠近时会相互排斥无法碰在一起

试题分析:相信很多考生都是“可乐”爱好者吧,这道题有点好玩,喝可乐时,有没有注意积累备考知识呢,汽水表面的泡沫或是聚成一团,或是贴着杯壁,总之很少有零星的小泡泡独自游荡,这是一种“谷物圈效应”。水面上的轻物体聚集在一起,就好像它们相互具有吸引力一样。

在月球背面探测工作中,要实现月球背面和地球的正常通信,需要中继卫星“牵线搭桥”,如下图所示,中继卫星最适合运行的位置是:

A.L1点附近

B.L2点附近

C.L3点附近

D.L4或L5点附近

试题分析:看到这个题目后,小编相信大多数的考生都惊掉了下巴,本题可谓是这次题目中最专业的一道题目,考到了天体运行知识。日地系统中,存在5个拉格朗日点。L4、L5为稳定点和L1、L2、L3为不稳定点。L1、L2、L3虽然不稳定,但可选取适当的初始扰动,使相应平动点附近的运动仍为周期运动或拟周期运动。即选取这样的初始扰动使系统原来的解退化为周期解,相应的运动变为稳定的,此时这种稳定称为条件稳定。L2点位于日地连线的地球背面一侧,距地球万千米,本来该点距日更远轨道周期会更长,但因为日地合力使其轨道周期与地球一致。位于L2点的小天体可以保持背向太阳和地球的方位,易于保护和校准,只需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长期驻留,是探测器、天体望远镜定位和观测太阳系的理想位置。所以,“鹊桥”中继卫星在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运行。

隐存物种又称为孪生种,是指两个生物在形态上的区别较为隐蔽,以至于难以区分,但实际上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下列属于隐存物种的是:

A.四川种大鲵和广西种大鲵

B.驴和马

C.白天鹅和黑天鹅

D.鸡和鸭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小伙伴们可能会被带跑偏,正确答案可能被首先排除了。四川种大鲵和广西种大鲵,看似是同一物种,其实,大鲵存在隐存物种,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个物种的划分,包括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

在“工业的血液——石油文化展”上,最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是:

A.《梦溪笔谈》原文摘录

B.“磕头机”的三维模型

C.沥青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D.湖南省油田增产的喜报

试题分析:看到这个题是不是有点懵,大多考生反馈本道题可能全靠刮刮乐了,如何衡量可不可能出现在“石油文化展”上?这是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

如果要编纂一部大型宋代百科全书,下列选项可能会被编入的是:

A.景泰蓝的制作流程

B.昆山腔的代表人物

C.正负开方术的演算方法

D.十二平均律的应用范围

试题分析:本题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考题形式的升级版,编纂宋代百科全书,就要了解选项中项目的所属朝代。C项:正负开方术是中国古算法,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求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南宋秦九韶在北宋贾宪增乘开方法基础上提出的开方程序,是为《数书九章》的主要数学方法之一。可以写入宋代百科全书。

A项: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起源于元朝时的大都(即北京市),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由于主要以蓝色作为釉料颜色,故被称为“景泰蓝”。元朝晚于宋朝。B项: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明朝末年汤显祖和清朝初年洪昇、孔尚任等戏曲大师的出现,使昆曲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因此,昆山腔的代表人物最早在元朝,元朝晚于宋朝。D项: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它是由中国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发现。明朝晚于宋朝。所以,ABD项排除。

分贝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下列分贝数值与其对应的声音强度最相近的是:

A.60分贝——马路上汽车穿梭声

B.70分贝——正常交谈时的声音

C.85分贝——闹市区熙熙攘攘声

D.95分贝——摩托车启动的声音

试题分析:没想到行测题还会考到关于分贝知识的细分,考生反馈物理知识还是学少了,只知道60分贝以上算扰民。原来摩托车启动的声音在95分贝;汽车的噪音大约是80-分贝;人正常说话的声音一般是在40-60分贝;闹市区的熙熙攘攘的声音大约为70分贝。

稻作栽培、大豆生产、养蚕缫丝、种茶制茶被称为中国“农业四大发明”。下列关于中国“农业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的路线与历史不相符合的是:

A.茶叶:中国→日本→中亚、西亚

B.丝绸:中国→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C.水稻:中国→东南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D.大豆: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中国、日本→欧洲

试题分析:这就是传说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茶叶、大豆本是我们非常熟知的考点,但是对于它们的“对外传播的路线”我们似乎了解,但又不了解,就让很多考生抓耳挠腮。D项:中国大豆公元前年前传入日本,公元前0年传入朝鲜。在汉代之前,中国南方地区尚不知大豆,所以亚洲南部地区,均是在1世纪到地理大发现15世纪之间推广的大豆,在13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年传入法国、进而流布欧洲。选项中先到朝鲜的说法错误。

为了避讳,古代君王的名字在说话或行文中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而以改字、缺字等办法处理。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避讳原则的是:

A.秦代将金陵这一地名改为秣陵

B.汉代将彻侯这一爵位更名为通侯

C.唐代佛经中将“观世音菩萨”译为“观音菩萨”

D.清代将《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改为“天地元黄”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避讳古代君王名”考查历史知识,切入点真是很小众,buff叠满了。A项:秦始皇东巡,随行术士认为金陵山势险峻,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便把王气泄散,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题意与A项表述不一致。

B项:西汉第七位皇帝为汉武帝刘彻,因此彻侯更名为通侯是为了避其名讳。C项:唐代第二位皇帝为唐太宗李世民,因此改为“观音菩萨”是为了避其名讳。D项:清朝第四位皇帝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此改“天地元黄”是为了避其名讳。所以BCD项排除了。

中国航天事业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也映衬中国航天不断迈向深空的探索道路,“玉免号”“夸父一号”“祝融号”所探测的天体,按距离地球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A.“玉免号”“祝融号”“夸父一号”

B.“祝融号”“玉免号”“夸父一号”

C.“玉免号”“夸父一号”“祝融号”

D.“夸父一号”“祝融号”“玉免号”

试题分析:行测常考航天事业的题目,但是本题考点意想不到,考航天器距离地球的远近排序。按距离地球由近及远排列是月球<火星<太阳,即“玉兔号”<“祝融号”<“夸父一号”。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作为行测科目中比较变态的模块,历来是各位小伙伴头疼的存在,尤其是逻辑填空题。不知道各位,答得如何呀?

但目前行测笔试已经尘埃落定,无论欢喜还是忧伤,每年省考行测的言语模块总会有些题目让考生眉头紧皱。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年省考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有哪些“奇怪”题目值得回味,一起来看一下吧!

(考生回忆)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地球第三极,更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青藏高原对地球生态有多重要,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从水资源维度,它是亚洲水塔,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由此发源,深深地滋养着人类;从生态维度,这里的海拔落差超过米,动植物种类丰富,相当于微缩的地球;从气候准度,青藏高原是季风和西风的巨型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运,简言之,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全球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文段中“简言之”的“之”是:

A.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B.青殿高原的价值考察维度

C.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D.青藏高原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本题最怪之处在于它的问题,“文段中‘简言之’的‘之’是”,这种提问方式令很多小伙伴不知所措,无法辨别题型,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仔细分析,还是能将此题归类。既然问我们某个字的含义,那么就可以归类到词句指代题中,按照此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即定为原文,找提示,“简言之”前后分别论述“青藏高原是季风和西风的巨型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运”“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全球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均在强调青藏高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故“之”也应指代的是青藏高原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考生回忆)蜂鸟是世界上最小也最敏捷的鸟类之一,可向前、向后和侧向飞行。然而,它们特有的悬停飞行非常耗能。蜂鸟在悬停飞行过程中高速拍动翅膀,每秒最多可达80次,因此其新陈代谢必须高速运行。蜂鸟用花蜜中的糖来满足高能量需求,它们有高活性的酶,可像葡萄糖一样有效地代谢果糖。研究团队对蜂鸟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和其它45种鸟类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所有接受检查的蜂鸟中,FBP2基因都缺失了。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在大约万到万年前,在典型的悬停飞行进化和开始以花蜜为主要食物的时期,FBP2基因已经在所有蜂鸟的共同相先中消失了。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A.蜂鸟新陈代谢比其它所有动物活跃

B.蜂鸟悬停飞行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

C.花蜜可以使蜂鸟悬停飞行减少耗能

D.以花蜜为食导致蜂鸟部分基因缺失

本题为典型的细节理解题,但是该题目逗比之处就在于其选项和原文一一比对时的表现。四个选项中A项、C项和D项均能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或者无中生有型,证明这三个选项均是错误的,通过排除法即可选出B项。但B项“蜂鸟悬停飞行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在文段中并没有具体的表述,没有能够对应文段中任何一句话,所以小伙伴们在选择的时候可能就比较纠结,但其实细节题的很多选项除了对应某一句话之外,也可以从全文得来。

(考生回忆)早至公元前1世纪,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就多有来往。古籍中的记载与一件件闪烁着温润光芒的瓷器相互印证,________出一条始自中国东南沿海,贯穿整个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一件件来自中国汉、唐、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________起一部中国瓷器编年史和一部海上丝路发展史。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打造回忆

B.描绘贯通

C.锤炼证实

D.勾勒串联

此题考查逻辑填空的实词辨析,题目本身不难,通过词语之间的辨析,即可选出D项。但有意思的是该文段的设置,该文段并非是完整相连的文段,而是由3段文字拼接而成。

这三个文段通过改变顺序互相拼接而成。

判断推理

今年的判断科目,考生有没有发现试卷里的一些逗比题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艺术来源于生活,试题也离不开生活

根据考生回忆,在类比推理中有一道涉及“炒菜”的题目。

学习菜谱∶下厨烹饪∶总结经验

A.通过安检∶车站候车∶登上列车

B.投寄稿件∶编辑排版∶读者阅读

C.发布公告∶制作标书∶签订合同

D.撰写邮件∶发送邮件∶回复邮件

试题分析:题目中涉及的内容,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炒菜的基本步骤,可见公务员的考场上不只有高大尚,也有生活中的烟火气。这就提醒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