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永无止境。这个过程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宋朝王安石曾写过: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如今形成的科学理念,绝大多数都是科学家们精益求精的出的结论。例如:沥青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它是一种常见的防水防潮有机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领域。科学家认为沥青是成一种粘度很高的有机液体,并非固体。还专门为此做了一个漫长的沥青滴落实验,这项实验进行了快年,在这期间沥青到底滴了多少滴呢?
帕内尔教授开启实验
虽然沥青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硬,但那只是掺杂了其他物质以后才会出现的反映。这项长达百年的沥青试验是由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教授所创。他对沥青专门做了研究,认为虽然沥青看上去是固体,但实际上它是粘性很高的液体,只不过流动性非常缓慢。针对提出的这个论点,帕内尔教授做了以下实验。
这个实验并不复杂,普通人也能做。帕内尔教授先把沥青加热,然后将沥青放置到一个漏斗中,这个漏斗底部被封住。帕内尔教授足足等了三年,以待沥青彻底冷却以后再观察沥青是否会滴落在下面的烧杯中。
三年之后,帕内尔教授切开了漏斗底端,静静等待沥青的滴落。如果沥青冷却成了固体,那就不可能从漏斗底端滴出来。由于时间跨度大,跟他一起准备这项实验的学生也早已经分散到了其他地方工作,不再跟着他做实验,但是帕内尔教授并不介意,他一直很想知道什么时候第一滴沥青滴落。时间一晃,8年过去了,年,沥青终于滴下了第1滴。帕内尔教授继续等待第2滴的滴落。在年,沥青再次滴下第2滴,可惜的是,帕内尔教授没能见证第3滴滴落下来就去世了,他辞世的时候也不过60岁。
实验的第二任接棒人
接下来接管这个实验的是物理学家约翰·梅因斯,他作为这项实验的守护者,在年见证了第3滴沥青的掉落。他在世期间总共经历了5次沥青滴落的时间。但由于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没有1次拍下沥青滴落的瞬间。在没有摄像头的年代里,他要么临时有事出差,要么被人叫去工作,都错过了良机。即使是后来安装了摄像头,也因为一次摄像头坏掉而错过,其中最可惜的一次是在他赶来的5分钟之前,沥青才刚刚滴落。
虽然这个实验已经度过了几十个年头了,沥青也已经滴落了好几次,但一直没有被人们捕捉到沥青滴落下来的瞬间。实际上关于这项实验,圣三一学院早在年也开始做过,而多年以来,最初进行这项实验的科学家也已经被人们遗忘,这个实验装置一直无人看管,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有一位科学家又想起了这个实验,才重新将他从尘封的角落中取出来。在年7月11日下午五点,圣三一学院终于凭借摄像头拍下了沥青滴落的时刻。
当时,约翰·梅因斯教授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高兴,他研究了沥青的滴落规律,大约每隔八九年就会滴落一次。他认为在年他手上的装置会再度滴落沥青,可惜的是在年,梅因斯教授就去世了,他再也没能见证沥青滴落的瞬间。彼时,这项实验在他手中也已经负责了整整52个年头。
已经滴了多少滴?
在年,这项实验再一次聚焦在人们的视野中,多个摄像头精准地对准了装置,人们也很想在这一年里能看到沥青滴落的那个时刻,但可惜的是因为此前已经进行过8次滴落。漏斗下面的烧杯中已经积累了不少沥青,严重影响了沥青的滴落,所以研究人员打算把烧杯移走,清理干净以后再移回去。可惜的是由于操作失误,烧杯被移走的瞬间,沥青直接被烧杯撞断。人们在无缘见到沥青的第9次滴落。
为了不再错过第10次,人们对这台机器再次进行了多方位、无死角拍摄,直播网站也进行着24小时直播,人们只需要登录特定的网站就能够看到这项实验。这个实验甚至在年还获得了一项特殊的诺贝尔奖级,即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项是专门奖励一些看上去有趣又无意义的实验。
结语
虽然看上去这个实验的科学意义不高,但换个角度想,科学家们为了探求真相而做的不懈努力十分宝贵。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就曾说过,人类所抱有的疑念就是科学的萌芽。多亏了科学家们的铺就,才让我们轻松地获得了很多认知和真理。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科学家那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大胆实践,认真求索,为着心中的理想勇敢前行。
参考文献: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