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广西地方标准《高速公路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宣贯暨标准国际化合作交流会在南宁召开,标志着我区自主创新的这项施工技术即将以行业标准形式走向世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高速公路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我国交通道路施工领域的一项技术创新,由广西自主研发,已经应用于全国六个省(区)11个高速公路(市政)项目,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受到了认可。该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沥青路面的耐高温、抗重载、抗水损害能力,延长沥青道路寿命,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
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赵艳纳:“它一是抗车辙,二是耐高温和耐低温,尤其适用我们比较湿热的地方,雨水比较大的地方,铺了之后我十年八年不用去管它,这就是最好的一个优势所在。”
广西地方标准《高速公路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已于今年7月25日实施。此外,以广西地方标准为蓝本编制的该项技术越南国家标准大纲通过了越南交通部审核,为广西地方标准国际化迈出坚实一步。
目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正以广西地方标准编制我国《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技术标准》,在全国工程建设标准改革和国际化工作中贡献广西创造。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蔡成军:“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吸收了越南一个研究机构和巴基斯坦哈比大学来共同编制,这是第一个由我们广西这项技术标准为蓝本,我们吸收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三国共同来编制,这在国内属于首创。”(记者熊宗涛通讯员韦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