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片状比例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关系研究

以某高速公路建设为研究背景,探究针片状比例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设计试验所用石灰岩针片状比例5.0%、10.0%、15.0%、20.0%、25.0%、30.0%的6类对比性试验。首先确定针片状比例与最优油石比例、马歇尔试验指标间的关系后,分别进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与肯塔堡飞散试验,对应选取动稳定度、冻融前后强度比值与飞散损失比例3个评价指标。力求确定出石灰岩针片状比例控制范围,以满足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针片状比例

路用性能

油石比例

沥青混合料

针片状比例与最优油石比、马歇尔试验指标关系

某高速AC-30C沥青混合料所用石灰岩粗集料由赣州三厂提供,试验材料同样选择该石料。提供的石灰岩集料中,9.5~19.0mm粒径碎石内针片状所占比例为21.8%,不符合规范标准。其它粒径碎石内针片状比例符合规范标准,本文只探析9.5~19.0mm粒径碎石。试验前首先分出粒径9.5~19.0mm的石料内的针片状颗粒,进行重新配比,设计针片状所占比依次是5.0%、10.0%、15.0%、20.0%、25.0%、30.0%的6类粒径9.5~19.0mm的粗集料。结合重配后的筛分试验数据完成级配合成,改变各类原材料混合比,将合成级配与规范值保持一致。合成后的6类粗集料级配变化曲线见图1。

将6类混合料完成马歇尔试验,确定马歇尔试验指标和最优油石比例,试验数据如表1,并绘制图2~图4。

分析试验数据不难得到,最优油石比例与针片状所占比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因为针片状颗粒使得粗集料堆积的间隙变大,为了防止空隙率大、饱和度低而降低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所以填充间隙的沥青胶结料需求增多,这样路面施工投资增多。混合料空隙率大时,压实功保持不变,针片状比例增大,混合料压实难度系数增大。在针片状比例大于15.0%的情形下,混合料空隙率改变程度最高。除此之外,针片状比例与混合料稳定度成负相关,其原因是针片状比例提升,不利于集料骨架结构的搭建而造成稳定度减小。

由于针片状颗粒受到外力后出现断裂的概率很大,没有沥青裹覆的断面整体性与力学性能均较差,所以常常发生网裂、坑槽等现象。综上所述,若沥青混合料路面中针片状比例变大,大幅削弱其性能。

针片状比例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关系

利用动稳定度、冻融前后强度比值与飞散损失比例3个指标来评判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车辙试验主要模拟车辆行驶时路面影响,可有效评判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模拟路面实际运行中真空饱水、冻融与融合等水循环过程,可有效评判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沥青路面在实际运行时,因高温、车载等因素影响发生松散、脱落等现象,利用肯塔堡飞散试验评判混合料的黏结性。

成型样品,依次完成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与肯塔堡飞散试验,来研究针片状比例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关系。试验数据整理在表2内,针片状所占比例对混合料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变化图依次如图5~图7。

通过图5~图7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针片状比例与混合料动稳定度、高温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针片状比例大于15.0%的情形下,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下降程度最高。在针片状比例大于30.0%的情形下,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小于技术规范值。分析其原因:针片状颗粒细长较薄,车辆驶过会对针片状颗粒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细化级配导致嵌挤能力减小。针片状颗粒在混合料内绝大部分横向分散,造成嵌挤效果不好。综上所述,针片状造成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减小。同时可说明,15.0%针片状占比是AC-13C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转折点,当其占比大于30.0%情形下,混合料高温性能不符合路用性能需求。

针片状比例与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值、水稳定性成负相关关系。在针片状比例大于15.0%情形下,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比值下降程度最高。在针片状比例大于30.0%情形下,混合料劈裂强度比值不符合路用性能需求。除此之外,针片状比例提升,集料破碎几率增大。如果破裂面无沥青裹附,水侵蚀后造成混合料水稳定性降低。同时可以说明15.0%针片状占比是AC-13C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强度转折点,当其占比大于30.0%情形下,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不符合路用性能需求。

针片状比例与混合料飞散损失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混合料间黏结性呈负相关。在针片状比例大于15.0%情形下,沥青混合料飞散损失率提升程度最高。在针片状比例大于30.0%情形下,飞散损失率与规范要求数值一致。针片状比例高时,骨料间胶结料数量降低,造成集料间黏结性低,整体性降低导致骨料脱落概率增加。同时可以说明15.0%针片状占比是AC-13C沥青混合料飞散损失率的转折点。

综上所述,粗集料内针片状比例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呈负相关关系。在大于15.0%,沥青混合料路用性减小幅度大。在大于30.0%情形下,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与混合料间的黏结性无法达标。所以高等级沥青路面所需石料内粗集料针片状比例不得大于15.0%。

实际项目应用

省某高速公路地处该省西南部,其该段公里标K+.-K+,全程路程17.km。实测路面施工所采用的粗集料内针片状所占比例,得到各类粗集料中9.5~19.0mm石灰岩碎石内的针片状颗粒所占比例22.0%,达到规范值。所以省某高速公路初期配合比设计时最优油石比例较高,混合料路用性能不理想。为解决该问题,严格把控粗集料内针片状比例,同时将石料厂生产工艺进行改良。

石料破碎多因石料内部存在裂缝。通常石料内部结构多变,裂缝无法总结出有效规律。层状石料的裂缝在分层位置第一次发生的概率很大,所以石料破碎时常常伴随针片状破碎。所以可通过选择石料母材与改良生产工艺的方法,降低针片状所占比例。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开采的原石内存在少量的风化石与层状石料。因该两类石料内部有大量横向裂缝,所以破碎机破碎后出现片状石材的几率较大。除此之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厂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所生产石料质量不达标。

将石料厂生产工艺改成颚式、圆锥式、反击式3级破碎,并在每次破碎后进行筛分后进行下一级破碎,同时在前两次破碎后均设置料仓。不仅如此,需要增大反击式破碎机进料颗粒直径,降低碎石针片状比例。

把控片石源头,对于不合格片石坚决不用,同时完成片石分拣工作,剔除开采片石内掺杂的风化岩石与层状显著的岩石。调大二级破碎排料口,调节振动筛筛孔,将成品料最大值设成筛孔最大值,提升破碎段针片状石料多次破碎、破碎成立方体集料的概率。通过多次反复破碎,可降低针片状石料比例。根据3级破碎设施工作机理,因为石料运动方向多次改变过程中受力无规律且概率大,反复破碎最终得到颗粒形状均匀、针片状颗粒比例较低。

生产工艺改良后粒径9.5~19.0mm的石灰岩针片状比例缩小到9.7%。最优油石比例从先前的4.7%减小到4.40%。投资减少的同时,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建设为研究背景,探究针片状比例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设计试验石灰岩针片状比例5.0%、10.0%、15.0%、20.0%、25.0%、30.0%的6类对比性试验。首先确定针片状比例与最优油石比例、马歇尔试验指标间的关系后,分别进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与肯塔堡飞散试验,对应选取动稳定度、冻融前后强度比值与飞散损失比例3个评价指标。最终得到如下结论:①沥青混合料路面中针片状比例变大,大幅削弱其路用性能;②15.0%针片状占比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转折点;③高等级沥青路面所需石料内粗集料针片状比例不得大于15.0%。

(来源:道路工程,微土木人荐读)

目前“微土木人”为公益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