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北京入汛,越来越多的下雨天令房山区阎村镇后十三里村的村民们伤透了脑筋。村里施工大半年来,大大小小的路面都被挖开,晴日扬尘四起,雨后泥坑遍地。眼看降雨渐增,村民心急如焚:施工何时才完成?
现场
晴时尘土飞扬,雨时泥坑遍布
5月29日,记者来到后十三里村。村内的主路有七八米宽,其中两米宽是土路,上面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其余部分是水泥路,但也积了厚厚一层灰尘,车辆经过时尘土飞扬。行人、车辆全都挤在水泥路面通行。
进入村内的小胡同,坑洼难行的问题更为严重,胡同里既有长达数米的大坑,也有约30厘米深的坑洞,还有深浅不一的车轮印。部分村民家门口的大坑填上了砖头和碎石,村民们说,这是自己找来材料垫在坑里的。一位家长骑车带着孩子拐进胡同,剧烈的颠簸使后座的孩子摇摇晃晃,只骑了一小段不得不下车,推车步行。
村中道路出现30厘米深的坑洞。
张先生说,村里路面挖开已有半年多,经过刮风下雨和车辆辗轧,越来越难走。他翻出手机相册递给记者:“雨后道路尤其难走,汽车经常陷进泥坑出不来,我还看到过一辆三轮车驶入泥坑发生侧翻,幸好人没事儿。”
路上,记者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在胡同里行走。她告诉记者,晚上不敢出门,就怕一不小心把脚崴了,只能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出来走走。
原因
两项工程正同时进行
记者沿着村内的道路走了大约1.5公里,行程覆盖两条主路和六七条小胡同,每条路都坑洼难行。张先生说,这还不到全村土路的三分之一,村里住着一千多名村民,平时出行都十分不便。
记者在村中实地探访的行走路线。
“我们不知道施工到底结束了没有?”村民告诉记者,去年村里进行污水管线改造,把路面都挖开了,但改造后工人把土回填进坑里就撤走了,留下如今凹凸不平的土路。“如果工程没结束,为什么不尽快动工?如果已经完工了,为什么迟迟不做路面硬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面公示牌,显示此次污水管线改造工程的建设单位为房山区阎村镇政府。于是记者联系到了阎村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程至今没有完工,其实村里正在进行下水管(污水管)和上水管(自来水管)两项改造工程。
去年8月20日,后十三里村启动了污水设施改造项目,以期彻底解决村内排污管道老化问题,去年年底已完成延米的管道铺设,污水工程基本完工。但在施工中又接到村民反映家中水压低的诉求,该负责人表示,为此镇里决定趁这次污水设施改造的机会,利用政策配套资金把上水管线、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一并纳入进来。
该负责人还表示,考虑到上、下水管同沟同槽,为避免重复破开路面,因此下水管线改造后没有马上进行路面硬化,而是进行了回填和夯实,等工程全部完成后再行硬化。“但要开启上水管线的改造,还需要招标、规划设计、评审等多个环节,因此两个项目中间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空当。”
进展
下月铺设沥青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只有一条胡同的路面新挖开了一米深的长沟,两名施工人员正进行作业。施工人员说,这是在进行上水管线改造。记者随后从阎村镇证实,上水管线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于日前开工建设。“这是件大好事儿,只是施工迟迟不能完成,雨季到来,出门实在不方便,尤其孩子还要天天上学。”张先生希望施工能够加快进度。
村中一条胡同刚刚挖开进行上水管线改造。
接到村民反映的诉求后,阎村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责成施工单位增派人手,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管道改造。“如果没有大规模、连续的降雨,预计6月底可以铺完路基,7月份完成沥青铺设。”负责人回应说,在路面硬化前,他们将督促施工单位对挖开的路面及时回填、夯实,铺洒石子,做好路面保洁,尽量保证村民出行,同时落实各项扬尘治理措施,苫盖渣土、配备清洁车,每天进行洒水清扫。
该负责人还表示,按照工程设计进度,今年12月上下水设施改造、安装路灯以及绿化等项目都将完成,届时村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实习记者鹿艺佳实习生姜雨彤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