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铺设的道路,延伸到了村民家门口,绿化“染”到了风水塘旁的边角空地,墙绘“爬”上了村民墙头……日前,记者在白云区江高镇两下村走访了解到,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该村迎来面貌焕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村民的幸福感、满足感与日俱增。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两下村迎来面貌焕新
▌便民沥青路直通村民家门口
走进江高镇两下村,只见原本较为破旧的水泥路面已经铺设了沥青,并画上了规范的交通标线,道路两旁的花基内重新种上了绿植,五彩缤纷的墙绘“爬”上了村民墙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年榕树下,几位老人正在怡然自得地纳凉闲谈,谈及村里的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
江高镇两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镜炳介绍,此次升级改造的沥青路面,包括村内的主干道及通往各经济社的支线,还推进了风水塘景观提升工程等。原本的道路由于建成年代较早,水泥路面老化,出现多处破损,坑洼的路面一到雨天就容易积水,影响村民正常出行。
图说:两下村风水塘景观提升后,鱼塘四周还安装了护栏,保障村民安全
去年,两下村综合村民意见,在江高镇政府的支持下,投入约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沥青化改造,并种植上绿化树木,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对村内风水塘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全面提升整体村貌。该项目于去年下半年进场施工,今年3月通过了上级验收。
据悉,从两下村石南路连接两上村的沥青路,通往江高神山方向,全长约1.7公里,路宽约6米,也是杨山、峡石、鹤岗等周边村及佛山南海通往江高神山的主要交通要道。该道路完工后,村与村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联系也更为紧密了;通往各经济社的支线也全部沥青化,宽阔平坦的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
“我家就在马路边,以前门窗都要关上,不然灰尘很大。现在铺设了沥青,干净多了,而且标了线,车辆都规范行驶,我们出门更安全了。村里的风水塘也都改造得很漂亮,我们吃过晚饭都会去散散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舒服。”村民霍阿姨说。
▌风水塘及周边变身村头小景
村民所说的风水塘不止一两个,曾经的黑臭鱼塘,如今经过改造提升,已经脱胎换骨,旧貌换了新颜。
位于两下村村委楼后的两个风水塘,水体清澈,水中栽种了睡莲等绿植,还放养了多斤鱼苗,进一步净化水质。鱼塘四周还安装了护栏,保障村民安全。
图说:整治提升后的风水塘水体清澈,水中栽种了睡莲等绿植
在两下村,有大大小小的风水塘18个。去年,全镇对辖内黑臭小微水体进行整治,各村的风水塘基本消除了黑臭。今年,该镇在此基础上,对风水塘进行景观提升。目前,两下村过半风水塘已完成提升工程,其余正在有序推进中。
图说:两下村风水塘经过改造提升,已经脱胎换骨,旧貌换了新颜
不仅如此,风水塘周边的闲置空地,也摇身一变,成为村头小景。此前,这些零散边角地往往成为村民圈养鸡鸭、偷倒垃圾的地方。在美丽乡村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地方被统一规划,铺设了草皮、步道,种植了桂花等,还设置了党建文化宣传栏,配置了健身器材等,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图说:风水塘周边的闲置空地,铺设了草皮、步道,种植了桂花等
“我就住在这个风水塘的旁边,原来这些小块地方被阿婆们圈起来养鸡养鸭,气味难闻。现在这么一整,漂亮多了,配上了健身器材,老人孩子都喜欢到这里玩。要是能增设儿童滑滑梯之类的游乐设施,就更好了。”村民王小姐说。
配置健身器材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十大民生实事为抓手,规范停车位、增设儿童游乐设施、修缮百年榕树濒危堤围、建设党建文化主题公园等,进一步完善村居环境,增强乡村发展活力。”黄镜炳表示。
江高镇规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连线连片打造“四沿”美丽乡村风貌带,实施巴江河美丽乡村群-鹤岗村、杨山村沿线环境提升建设工程等,目前杨山村、鹤岗村、大田村、两下村等均实现美丽蜕变,鹤岗村、大田村还被评为了“广州最美村庄”。
巴江河(石建华摄)
接下来,依托巴江河与流溪河天然生态优势,该镇拟打造30公里滨河景观带,形成“滨水绿带串十珠”的生态廊道布局,全力推进巴江河沿线村庄连片开发,通过优化环境实施乡村振兴,于两河交汇处打造自然湿地景观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通讯员周亚军、陈政华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通讯员谭札烽、石建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董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