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等等,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今天我们就学习固液之间的变化关系——熔化和凝固。
01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02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能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03学习过程
一、熔化
1、形态变化:固态——液态。
2、吸放热:是一个吸热过程。
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二、凝固
1、形态变化:液态——固态。
2、吸放热:是一个放热过程。
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三、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
第一个图中固体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吸热不升温阶段,所以是非晶体。
第二个图中的BC段固体吸热不升温,有固定的熔点,故而它是晶体。
结论:
1、一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另一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4、晶体在达到熔点后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不升温,非晶体一直吸热一直升温。
5、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04自我评测
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解析:下雪不冷,化雪冷,主要原因是雪在融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造成环境温度的降低。
2、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解析:熔点,熔化
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小火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解析: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应该选择C
4、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解析: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所以应该选择C
5、在冬季,汽车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混合液装入汽车的冷却系统,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凝固点;
C、比热容;
D、燃点。
解析:混合后凝固点降低,可以防止冻结造成发动机机身的损伤。
05结语
熔化和凝固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在掌握这两个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它们的物态变化过程、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升高还是降低等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