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沥青马路,为何日本的马路年年新,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几乎每个人都会的俗语,说明道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深入人心。

便利的交通,能保障物资的流通,促进经济繁荣。中国修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自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开始,就已经开始修建了驿道。到了宋朝,不仅国内的道路四通八达,甚至与周边国家之间也修建了联通的驿道,这大大促进了宋朝经济的大繁荣。

到了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今时今日的中国,修路更是日常。迄今为止,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多万公里,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亮之间距离的十倍,足够绕地球多圈。

不论是沙漠、草原或高原,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四处都有马路纵横。虽然我国每年修建的马路大部分是新修工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损毁或者破烂斑驳的地段进行修补重建,而且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年年修补。

我国马路铺设的中常用到的一种材料是沥青,而对比同样都是沥青铺路的日本,他们的马路却不需要常年修补,而且看起来很新,这是为什么呢?

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要求大力发展经济。而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先行的是公路工程。便利的交通才能保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资、人员流通等问题。而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修建公路就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

一方面,在经济发展速度增快的当代,世界经济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要在严峻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赢得先机。

为了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争分夺秒抓紧修建公路。修建公路需要资金,资金依赖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税收能力。

而一些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导致没有足够的税收资金来修一条质量很好规划全面的道路,只能先修一条与资金条件匹配的差一些的马路,以保障当前最迫切的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到经济实力允许了,再进行扩建重修。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修路是先于其它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一切都是经济先行,道路先行,这就也导致了马路的修建没有进行全面详尽的规划,没有很好的预见性。

而在我国公路的修建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加急赶工进行修路是常态,也就不免出现牺牲质量求速度的情况。因为质量欠佳导致公路容易损毁,也就需要常常维护修补了。

新技术和城市发展的因素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经济腾飞后,也赶上了世界先进技术革新的潮流,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

其中,通信和互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自新时代以来,我国推行信息化战略,大力发展互联网网络工程。

互联网网络工程的发展就必须铺设大量的网络光纤。同时,有线电视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都相应地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辅助。这些辅助的基础设施的线路都需要埋在地下。

由于这些新技术很多都是近些年才在中国得到应用和普及的,而我国很多道路在这之前就铺设好了,所以为了建好这些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得不将路挖开再行铺设。

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会导致道路重修。一方面,庞大的新增的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更大,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导致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城市管道和电力的需求增就会要求新增的管道和电缆。

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一些城市的管道设施进行了改建。而电缆、管道等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都需要在地下埋管道,也就只能将公路挖开进行施工,在完成后工程后,后期再进行修补。

除了上述原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公路的使用率大大增加,同时还要负荷一些大型重型车辆,长期高负荷的运载,公路地面被压坏和破损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保障正常通行,就需要经常进行修补。

日本道路情况差异

日本的道路情况却与我国大大不同。首先,日本在二战后就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领先中国数十年,属于发达国家。所以,他们的经济发展对速度不像我国这么迫切。他们可以优先考虑今后的需求,事先进行详尽的规划。

其次,他们在规划道路方面也更有经验,有强大的预期能力,会提前预留后期需要的管道线路。再次,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程度高,所以他们在修建道路时有充足的资金和足够的时间,因而能够更好地保障道路的质量。

当然,日本人工作方面的特性也是他们道路后期不需要经常修补的一个因素。

日本人在工作中较为严谨,在修建道路前,前期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考察,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和规划。

在修建的过程中也严格按照规定的工期和质量要求进行工作。而且他们的道路修建是先修好一小段进行试运行,如果道路运行状况良好,没有出现问题再往下继续修。而如果在试运行阶段出现了问题,就立即停下进行整改改善。整改好了再进行下一阶段修建。

因此,这样机制下修好的道路出现的问题就很少了。再加上他们定期专人进行维护保养,所以道路反而看起来很新。

小结:

我国经济曾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道路修建的问题上速度大于一切,也就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新技术的应用,需要解决的各方面问题多,道路的规划上也就难免有疏漏。

除此之外,公路本身也有正常损耗,偶尔的修补也属正常。因此,同样都是沥青马路,中国的马路年年补,日本的马路却年年新,并不是由于我国基建水平低,也不是因为我国缺乏工匠精神。而是两国的历史和国情以及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影响决定的。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各方面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公路修建和规划预期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不再出现年年修的情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