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高颜值,源于天然造化,成于积淀传承,精于“绣花”功夫。
的确,厦门绿树葱茏、四季有花,有山海的壮丽,更有文化遗产风光旖旎。徜徉在厦门的大街小巷,雕琢至精至美的城市细节比比皆是。
这其中,以厦门公路最让人难忘——如环岛路,用蓝色的海、金色的沙滩、绿色的植被、红色的步道、黑色的沥青公路,组成全国闻名的“彩色公路”;又如文屏路,令人领略山丘公路之美,更有怪坡、花溪点缀其中,将道路变成“带状公园”,让人难辨哪里是景、哪里是路。
通过精细化、标准化的建设养护,打造名片化道路,便是厦门公路部门的“绣花”功夫。在当前的“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中,这项功夫更有用武之地——根据高颜值厦门(道路设施-三年提升行动)建设项目清单,市交通局公路中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着力做好33项道路提升工程,不断擦亮生态美的厦门底色,使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更高领域。
一路一特色,建设“地标式”公路
时至仲夏,厦门的公路,更美了。
海风吹过,乔木摇曳,勾勒出婀娜的绿色曲线,灌木掩映下,地被草坪植物团团簇簇、五彩斑斓,踏曲径穿行,三步一花镜、幽香四面来,惹人驻足流连——这样的公路美景,在厦门比比皆是。
道路在延伸,“绿量”也在不断加大。统计数据显示,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管养的道路,已从年底的多公里,增加至目前的多公里,绿化面积达万平方米,每一条公路,都是“绿色长廊”。
“一路一方案,一路一特色”,是市交通局公路中心近年来的工作指导思想,目标就是打造令人过目不忘的“高颜值公路”:17条、总长公里特色鲜明的景观道路,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灵魂——椰风海韵、海韵疏林、疏林草地、花镜野趣、海风翔韵……
特色,来自于匠心。几十年的建设养护经验,让市交通局公路中心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每一条路在建设之初,都从城市景观的大局下手,拿出特色建设方案,再抠细节。这些绿化,不仅赏心悦目,更是能走进去的带状公园。”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做一条、精一条,留下“地标式”的大地艺术品,这是厦门公路的秘诀所在。
精细打磨,绿化养护胜在细节
“绣花”功夫,重在细节提升,它无止境,更见水平。
在海翔大道,新栽种的乔木、灌木,都挂着铭牌,其上除了植物名称,还有一组编号,“每一株苗木,都录入了公路绿化基础数据库。这便于摸清苗木底数,更能制定相应养护标准,实现对绿化的分级管养。”市交通局公路中心工作人员说,举例来说,某一处苗木发生虫害,或者因灾缺损,他们都可精准施策。
在滨北立交、疏港高架和人行天桥上,三角梅像是“定了闹钟”,总会在五一劳动节、投洽会、国庆黄金周期间进入盛花期,一展市花之靓丽。“拧发条”的人,便是公路人员,他们依靠的是全国领先的三角梅控花技术科研攻关。
三分种、七分养,养护工作靠的是精细打磨——烈日酷暑下,工人们将灌木修剪成统一的球状、柱状,为的是让绿化效果整齐划一;最常见的绿篱植物,也能通过修剪,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块组合,更显美观。
机械化联动,保洁作业“即污即扫”
厦门的公路保洁,早已迈入机械化时代。在标准化保洁方案的支持下,每条道路的保洁作业模式、时段、频次,都已规范化、常态化、网格化。
每天清晨三四点,一批橙色的“大块头”开始上路,它们中有大型洗扫车、高压清洗车、路面养护车、压缩式垃圾清运车,能对付各类路面污染;在公路桥隧,隧道壁和护栏清洗车架着大滚刷,模样虽怪,但功能强大,人工一周干不完的活,它们一个通宵就能搞定。
“岛内外加起来,有近百台大型设备,较前两年成倍增加。它们联动作业,‘洗扫冲收’一体化,兼顾清扫质量与效率,能够做到‘即污即扫’。”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已经实现了日常机扫率%,且这些机械化养护设备,先进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都是全国领先。”
应对细节,养护工人手上的装备也不少:鼓风机吹扫绿化带垃圾,吸尘器吸起人行道砖缝烟头,“小钢炮”专门对付果皮箱、人行道的顽固污渍……
速度快质量高,路面养护水平全省居前
每天凌晨,厦门公路沥青路面小修队准时出动——打开移动报修平台,白天巡查时发现的路面破损,他们要在一夜之间将其抹平。
路面维修养护,也有一套标准化流程。“制度要先行,我们制定了《沥青路面小修施工指南》《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对项目实施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专业化队伍是关键。目前,厦门公路组建了热修补班组3个、铣刨摊铺班组1个、人工挖补班组1个、灌缝班组1个,且“利器”在手:如“修补王”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这种设备可以快速加热,将路面充分软化,便于后续流程开展,修复后的路面与原路面的层间热黏结效果好。
修复速度快、质量高,使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等各类病害明显减少。近年来,厦门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值和优良路率分别持续保持在90和95%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相关
三年内实施33项道路提升工程
33项高颜值厦门道路设施提升工程,总投资达数亿元,陆续在三年内实施——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局公路中心获悉,这33项工程,纵横岛内外6区,充分落实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大会和“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相关部署。
记者从33项工程的建设内容上了解到,这些项目主要将开展道路病害处理、人行道改造升级、完善排水系统和安全设施、刷新道路标线、水泥路面改沥青路面、完善慢行系统等。其中在建项目4个、前期项目4个,其余为谋划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针对路面提升、人行道等慢行系统的提升等。”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在全长54.6公里的国道线的改造提升计划中,将分两期进行,通过全面治理路面病害,对沥青路面进行改造,提升道路的整体技术指标,提高通行服务能力。
涉及人行道等慢行系统提升的项目占比较大。比如,岛内外多条道路的人行道都将更换为透水砖,同时结合排水系统改造,“海绵城市”理念将融入其中,雨季道路积水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一些道路对人行道慢行系统的建设,则属于功能补足。比如海翔大道,在当时建设的特殊条件下,部分路段没有建设人行道,此次也将补足,实现慢行道路的连续、通畅、无障碍。”该负责人说。
经过3年的改造提升,厦门公路的综合交通承载能力将显著提升,同时也将促进岛内外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为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新型城镇化、服务公众便捷出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记者徐景明通讯员邓伟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