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科技助推沥青路面养护向低碳高效转型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主任徐剑

我国沥青路面里程超万公里,为保证服务水平及服役寿命,必须开展周期性养护。每年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超10万公里,产生旧料2亿多吨,消耗砂石3亿吨和燃油50亿升。

首都国际机场南线预养护工程徐剑/供图

大都市区的沥青路面养护,面临超大交通量与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对养护的低碳化、快速化需求尤为迫切,亟需解决养护决策方法不适用、快速养护服役时效短、低碳材料不耐久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此,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联合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及公司开展了沥青路面低碳快速养护技术创新研发,历经10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理论、材料、工艺、装备、标准方面实现突破,形成了以“低碳、快速”为特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沥青路面高效绿色养护技术及标准体系。

多源数据融合的路面低碳养护决策系统,解决传统决策不适用低碳、快速养护需求难题

基于机器学习的路面病害快速精准辨识技术,探明了路面预防、修复养护系列技术的能耗排放特征,量化了路面全寿命能耗分布。基于20年养护大数据,开发了多约束、多目标的低碳养护智能决策平台。

快速、长效的路面预防养护技术体系,实现全天候快速养护和效果长效保持

基于材料失效模式的-40℃~60℃宽温域自黏式贴缝带、即铺即通的憎水型冷补料及评价方法,开发了玻璃纤维与高分子聚合物互穿的早强增韧型稀浆混合料,研制了黏层油喷—纤维切割—搅拌摊铺的同步集约施工装备。

超低排放的路面全结构修复技术,攻克冷拌冷铺路面性能不耐久的难题

研发了水性高分子三维网状交联加筋型增塑改性剂,提出了基于界面效应和宏—细观映射的沥青面层冷再生材料优化设计方法,创建了刚度协调的活化改性橡胶弹性骨架—致密型半刚性基层增柔修复技术。

北京三环主路大修工程徐剑/供图

沥青路面高效绿色养护创新技术不仅在北京等大都市区得到广泛应用,多次获得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长城杯工程金质奖,还推广应用于包括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等在内的10余省份的万余公里道路养护工程,经受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交通荷载的长期严峻考验。成果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额达14亿元,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显著。

沥青路面高效绿色养护创新技术研究成果在保证和提高路面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能源消耗,推动了沥青路面养护向“高效施工、高效用能、高效再生”的转型升级,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和绿水青山保护,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性,并荣获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同时入选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和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多名业内知名专家评审认为“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应用前景广阔,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4月11日7版

来源:中国建材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