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施工准备到路基施工,市政道路建设的重点

市政工程施工准备主要包括组织准备、场地准备、材料准备和技术准备四个方面。

一、组织准备

按合同要求成立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建立符合相应施工要求的办公室、实验室、工程部、施工队(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和分工。

二、场地准备

三通一平:供电、通路、供水、平整土地

五通一平:供电、通路、供水、通信、排污、平整土地

七通一平:电、通路、水、通讯、排水、污水、有线电视、土地平整

三、材料准备

1)材料准备

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在进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报验单)。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计划编制物资需求计划,各类物资按编制的物资需求计划进场,按指定的物资堆放点堆放。同时,对材料进行保护,防止材料在施工现场损坏或丢失。

路面原材料的选择

1)重交通等级以上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2)粗骨料应为坚硬、耐用、清洁的砾石、砾石和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应手动分级。粗骨料的最大标称粒径不应大于碎石的22.5mm,碎石为31.5毫米,砾石为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9.0mm。

3)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大于2.5、符合级配要求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应检查砂浆的打磨值,打磨值应大于35,不得使用耐磨性差的水工岩石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表面。除盐海砂不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而用于支路。

4)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的有关规定,并具有合格证。使用的掺合料应进行混合试验,在确认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的有关规定后,方可使用。

5)钢筋的品种、规格、组成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应具有制造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通过复验(包括见证取样)。钢筋应无锈蚀、裂纹、断裂、划伤等缺陷。传力杆(拉杆)、滑套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要求。

6)伸缩缝板应采用20mm厚的板材,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一定的柔韧性,并应进行防腐处理。接缝填料应为树脂、橡胶、聚氯乙烯胶泥和改性沥青,并应加入抗衰老剂。

四、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组织下,由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集中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认真审查图纸,对不清楚或不清楚的问题由业主、监理、设计及时总结解决。

项目经理部严格按照有关程序组织技术交底,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项目部全体人员熟悉技术要点,本工程设计意图及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隐蔽工程的位置和标高应向直接作业人员公开。所有施工交底均应记录备查。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批准后作为项目施工指导文件。

3)测量放线

①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现场与设计或测量部门交接中心线控制桩和设计基准,并设置护桩。

②辅助基线应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进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平面控制桩及时更换桩。

③确定出水口边线及上、下边坡线桩,检查占地、拆迁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对施工范围内的剩余障碍物进行明确标识。

④临时基准与设计基准复测闭合,高速公路、主、次干道允许闭合差为±12√LMM,支路允许闭合差为±20√LMM(L为基准公里长度)

⑤恢复道路中心桩。桩距直线段15~20米,桩距曲线段10米。平、竖曲线的起止点和地形变化点必须堆放。测量距离允许误差:小于m±1/;-m±1/;大于m±1/00。

⑥现场测量人员应复核原桥涵、地下管线的位置、标高及其他所需的相关测量。

⑦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测量人员应准确、及时地测量平面和水平面,并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测量资料,进行现场送桩。测量标志应牢固、稳定,施工人员应认真保护测量标志。

⑧工程基本完工后,由现场测量员进行全线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位置、标高、中心线截面图、辅助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结果应在竣工图中注明。

五、其他准备工作

1)做好沿线地下管线(道路)的检测和保护工作,防止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按施工总平面图及结合工地现场情况,及时搭设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注意防火、防漏电等安全问题;

3)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

4)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复核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并在图纸上注明,以便施工交底。

②检查井、消防栓、人防通风口等应在图纸上标明,以防掩埋或堵塞。

③必须保护文物古迹和测量标志,保护园林绿地和公共设施不受污染和破坏。

④加强交通管理。如果需要关闭交通,最好缩短休息时间,尽快恢复交通。

⑤施工中注意环境保护。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及程序

(一)施工特点

(1)室外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专业、构筑物、管线种类多,专业与社会的配合、干扰多,施工变化大。

(2)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配合为辅;要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1)根据交通诱导方案设置围栏,引导临时交通。

交通诱导方案设计要点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一般需要临时占地城市道路交通诱导方案是城市公共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现状交通调查

(1)目前的交通调查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分流方案的前提。项目部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部署,调查现场及周边交通的交通量和高峰时段,预测高峰流量,研究设计覆盖范围、工期和围挡警示布置。

(2)应对现场居民出行路线进行核查,并结合规划围挡的设计,划定临时用地范围、施工区、办公区等出口位置,应减少施工车辆与社会车辆交叉;以避免出现交通拥堵。

(3)现场应详细说明临时施工线和临时桥梁的位置,以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二。交通诱导方案设计原则

(1)必须认真考虑各种因素,满足社会交通流,保证高峰时段的需求,选择最佳方案,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2)交通导行方案要有利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以使施工对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3)交通诱导纳入施工现场管理,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设计交通诱导方案。

(4)交通诱导图应与现场平面布置图一致。

(5)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保证交通流量和高峰期的需求。

三、交通诱导方案的实施

(一)经交通管理、道路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1)占用慢行道路和便道,须经交通管理、道路管理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交通分流方案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和桥梁。

(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设置围挡,严格控制临时占路范围和时间,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

(3)按照规定设置临时交通指路标志、路障和隔离设施。

(4)设立现场人员,协助交通管理部门指导交通。

(二)交通诱导措施

(1)严格划分警戒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终端区。

(2)统一设置各种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

(3)严格控制临时占道时间和范围。

(4)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

(5)根据场地变化,及时引导交通车辆,为行人提供方便。

(三)保障措施

(1)根据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设置专职交通协管员,积极协助交警做好施工和社会交通协管工作,减少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

(2)沿街居民出人口要设置足够的照明装置,必要处搭设便桥,为保证居民出行和夜间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基本流程

一、准备工作

(1)根据交通诱导方案设置围栏,引导临时交通。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3)施工控制桩放样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恢复中心线,补充转角桩,道路两侧外桩等。

(4)路基土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和CBR试验。必要时进行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可溶性盐含量、冻胀和膨胀试验。

2、辅助结构

(1)新建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2)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

(3)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水措施,为后续土方施工创造条件。

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方路基

(1)从原地去除水,去除根部、杂草、泥浆等。对基坑和井孔的根部坑坑和沟槽(由设计人员出具的书面设计和处理意见向业主报告)应妥善处理,并分层填写到原有基础水平。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mm,宽度不应小于1.0m。

(3)碾压前应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和厚度,合格后方可碾压。碾压应先轻后重。最后,使用不低于12t水平的压路机。

(4)管涵顶面在填土高度范围内,用压路机碾压前应填mm以上。

(5)预沉降值,填至最后一层,根据设计断面标高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补。

(二)路基开挖

(1)路基施工前,对现状地面进行排水,对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挖洞。机械开挖时,应避开构筑物和管道。人工开挖应在距管道侧1m范围内进行。人工开挖应在直埋电缆2m范围内进行。开挖段不得超挖,并预留至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从道路两侧向道路中心碾压,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5)碾压时,应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采取洒水、换土、晾晒等措施。

(6)雨水支管过街管沟应检查并填石灰土或二灰碎石。

(三)石质路基

(1)填石路堤施工时,应清理地表,先修筑边缘,然后逐层水平填石,以保证边坡稳定。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3)填石路堤选用12t以上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夯击机。

(4)路基内管道、构筑物周围的沟槽应采用材料回填

质量验收

验收项目:

主要控制项目为压实度和挠度值(0.01mm);

一般对路基允许偏差、路基、路堤边坡等有要求。

一、路基材料及填料

(一)材料要求

(1)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填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强度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2)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盐渍土、腐殖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mm的土块应打碎。

(二)填筑

(1)分层填筑。上一层合格后方可填筑。路基填料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mm。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I)试验段(条件允许时)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1)确定路基预沉降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宽度内各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壤类型、湿度、设备和现场条件选择压实方法。

(二)路基下管道回填夯实

(1)管道在路基范围内时,管沟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的要求,管顶以上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采用人工夯实和蛙式夯实机夯实)

(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基的覆土厚度为-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防护或加固措施。

(三)路基压实

(1)压实方法(公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

(2)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心进行,滚轮外缘与路基边缘保持安全距离。

(4)对不能碾压的部位,用小夯机夯实,防止漏夯,夯击面积重叠1/4~1/3。

三、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验

(1)主要检查各层的压实度和挠度值,如不符合质量标准,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

(3)路堤边坡密实、稳定、光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