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现象主要表现在道路铺筑后,工人用铁锹就很容易地能把面层铲除,沥青路面的边缘部位用脚也能轻易地将沥青混凝土推松、推散,车辆行驶后,经轮胎碾压混合料脱落等方面。要解决沥青路面松散脱落的问题,先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综合现场实验和客户反馈来看,原因主要集中在原料和施工两个方面。如下:
1、沥青质量差:沥青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起关键性的作用。若沥青性能不佳,例如稠度偏低、含腊高、粘结力差,则会导致沥青与集料没有牢固的粘结吸附,颗
粒之间的黏聚力下降,最终使沥青混合料松散剥落。
2、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不足:粗集料与沥青材料的粘附性大小,对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极大影响。一般而言碱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好,而酸性岩石的集料常会出现矿料与沥青粘附性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3、矿粉的亲水系数过大:在沥青混合料中要求矿粉疏松、干燥,并且为使矿粉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能力,要求矿粉的亲水性较小。
4、细料洁净度差:现阶段沥青混合料中常用的细集料分别是石屑和机制砂,其洁净程度采用主要采用砂当量来表征。砂当量低,表明该细料中含有较多的尘土。该种细料拌和到沥青混合料中,会导致胶浆的粘附力下降,导致松散等病害产生。
5、沥青用量偏低:沥青与矿料拌和后,在矿料表面形成一层厚度极薄的扩散结构膜,在结构膜厚度以内的沥青为结构沥青,其余为自由沥青。如果沥青含量不足,沥青不能均匀地裹住骨料或结构膜过薄,骨料之间的粘结力就降低,在荷载和水分的共同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就会出现松散破坏现象。
6、拌和不匀,裹附不良:沥青混合料拌和完毕应该保持均匀一致,粗集料被完全裹附。花白料、结团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都导致沥青混合料路面局部松散。
7、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过高:普通的沥青混合料其沥青膜厚度一般在5~10μm之间。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阶段,沥青一方面经受高温,另一方面又接触热空气,加速了沥青组分挥发和沥青氧化,沥青在此阶段的老化是最严重的。研究表明不同拌和温度的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其中沥青的老化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果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达到℃以上,其中沥青的老化程度急剧增加。因此,过高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会降低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导致完工后路面产生混合料松散的可能性大大增
8、低温施工:所谓低温施工,是与现行施工规范中对沥青混合料铺筑时气温要求大于10℃相对而言,一般是指气温低于10℃条件下进行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此时,沥青混合料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很大,混合料的热量散失很快;低温季节常常伴随着风速也比较大,从而更加快了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下降。低温时沥青混合料的粘滞度过大,沥青路面无法碾压密实,在行车荷载以及水的共同作用下,导致面层混合料松散脱
9、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离析是混合料粗细集料和沥青含量的不均匀,在同一个区域内粗细集料的不均匀,偏离了设计级配;离析也使沥青含量不均匀,偏离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粗集料集中的部位,只有少数接触点有沥青粘结着集料。随着时间延长,沥青会容易发生老化、剥落,是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进一步减弱;粗料集中的地方往往空隙率大,空隙中的水会因冲刷或低温下的冻结而破坏粘结力,也可能在外力作用下直接破坏离析面上的集料颗粒。
10、碾压不良:对于我国常用的AC类、SMA类等密实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来说,良好的碾压效果要求路面的压实度达到目标值并且又很好的封水效果,即压实度不能低、渗水系数不能高。如果碾压不良,易导致沥青混合料路面产生较大的空隙,水分通过空隙(尤其是连通空隙)进入混合料内部经过形车荷载的作用会直接导致路面松散,降低路面使用寿命。
用硅沥青超表处修复,工艺简单无需铣刨
硅沥青超表处可向沥青路面细微裂缝及空隙中补充沥青缺失的活性油分及骨料,固化沥青路面松散骨料,恢复路面结构的韧性和弹性,提高路面整体强度。
施工方式采用人工刮刷方式,将具有良好渗透性的修复剂和金刚砂、玄武岩搅拌后刮涂在沥青路面上,其高渗透性、防水封闭作用,与原沥青砼中的骨料粘结力强,有效固化松散骨料颗粒,隔水防渗、恢复路面功能。
材料中的金刚砂及玄武岩作为骨料可以增大路表面的粗糙程度,起到提高路面摩擦系数、保证行车安全的作用。
硅沥青超表处防滑砂最大粒径为6目,刮涂厚度1.5毫米,一般状况的老沥青路面用量2.5-3公斤/平方,表干时间4至6小时,12小时后可以通车(避免车辆在施工面上原地掉头),48小时可以正常开放交通。施工后路面防滑值可达到85以上,大大提高原路面防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