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主修筑路机械,到自学道路与桥梁,再到研究生攻读工程材料,他“挖掘”公路技术27年痴情不改;从开发智慧建养新技术,到研发绿色公路新材料,再到推行低碳环保新工艺,他深耕沥青研发,让传统沥青路面开出了“绿色花”。他就是鄂尔多斯市路泰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高仲,一位勤于钻研、擅于“施工”的“路面专家”。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高仲记忆中家乡的道路“泥泞、坑洼”。“一下雨,土路变泥巴路根本无法通行。”小时候的高仲就想:要是有非常好的公路,乡民出行就不“受罪”了。
年,怀着“修好路,造福人民”的美好憧憬,16岁的高仲来到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现内蒙古大学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筑路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直接分到内蒙古鑫隆有限公司工作。然而当时筑路机械并不发达,技艺无用武之地,发展空间小,反而沥青路面施工更“吃香”。于是,他自学道路与路桥知识,一头扎进沥青路面施工的“浪潮”。后来,随着中国机电业发展,高仲一手抓机械,一手抓路面施工,一路从技术员、主管技术员,干到副经理、经理岗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机械专家”“路面专家”。
随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高仲渐渐发觉,路修得再好,隔几年就要“小修”,时间再长一点就要“大修”,“就像人生病,需要对症下药,公路‘生病’,开什么‘药’才能得到有效‘治疗’?”
带着这些问题,年,高仲创办了鄂尔多斯市路泰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应用,随后前往长安大学深造工程材料。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高仲带领路泰研发团队,在智慧建养新技术领域中,先后研发了公路半刚性基层全厚度均匀拌合施工工艺、岩沥青微表处应用技术研究等新技术,并大量应用于各等级道路工程施工中。年夏季,科研项目“农村牧区公路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均匀拌和施工工艺”立项,高仲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新建农村公路项目进行试验段铺筑。“项目伊始,就出现材料不级配,水泥流动性大导致铺路时水泥分布不均匀的世界性难题。”这让高仲跃跃欲试。
他带领科研人员风餐露宿做实验,黝黑的皮肤被晒得蜕皮,手被汗水腌渍皱成沟沟壑壑,其他人调侃,“累活交给其他人做就好,当董事长的没必要在一线受苦受累。”高仲偏不做享清闲的“大掌柜”,他认为搞科研要搞出名堂,实践才能出真知。经过大量的数据复核和科研论证,历时一个多月制作出“一种干发水泥稳定装置”,解决了水泥拌和不均匀的问题。该工艺全厚度拌和、摊铺一次完成。与传统厂拌机铺工艺相比,无需电力设施,省去材料倒运,加快施工进度,当即被美国某公司看中使用。该科研项目研发成功,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发布内蒙古地方标准《公路半刚性基层全厚度现场拌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等。
“铺路是件良心活,是造福百姓,方便千家万户的大好事,要认真干,踏实干。”高仲厚植于道路科技创新,匠心筑梦,开拓创新。在绿色道路新材料领域,他专注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建材研发。聚焦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形成以路用性能良好的废旧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等系列化绿色公路建养新材料产品体系,让沥青路面开出了“绿色花”。先后研发应用了路用性能良好的SBS改性沥青、彩色沥青等30余种新材料。研发成果已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农村牧区公路等规模化应用。在低碳环保新工艺领域,他开发了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橡胶沥青等多条生产线;研制了新型沥青加温储存设备,沥青存储能力达3万吨以上。
经过十多年的高质量发展,高仲将公司创建成为鄂尔多斯地区公路行业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柔性引进了长安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教授等,点燃科技创新引擎。公司累计授权3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多项部级工法、省级工法,主持编写并发布多项地方标准。他本人担任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沥青混凝土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年鄂尔多斯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铺路为国,筑路为民。对于未来,高仲表示,将乘着“科技兴蒙”和创新创业的东风,不断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栽好梧桐树,引进金凤凰。继续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优势,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抓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行业一流的建筑材料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企业。(刘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