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沥青滴了近100年,熬死了两位教授,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90624/7560835_0.shtml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要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是绝对绕不开的方法之一。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实验的时间通常在45分钟左右(一节课)。而在真正的科研领域,实验的持续时间会被放大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这些科研试验大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或数据。

比如伽利略曾参与过记录太阳黑子运动的实验,这场实验前前后后耗时约多年,共有多位研究者投身其中。

伽利略

贴近现实一点的,还有斯坦福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曾耗费几十年记录1多位天才少年的成长,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天才少年的身体并不比一般人羸弱。

总的来说,上述实验都不是一场持续性的实验,断断续续参与者众多,并且取得了正儿八经的实验结果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目前有一个实验和上述这些实验有很大不同,但也持续了极长时间,它就是“沥青滴落”实验。

实验名称简单直白,实验内容同样也非常简单直白,就是等待沥青的滴落。沥青(柏油)是什么东西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沥青

虽然沥青滴落实验到今天已经持续94年了,但该实验几乎没有任何实验结果,科研成果就更别提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科学家们对这个实验的态度更像是养一只宠物,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实验的进行,其他的什么都不做。但就是这个看似非常无聊和没有意义的实验,却熬死了两位教授,甚至让其中一位耗费了52年青春去等待。

这个让外人看来似乎感到无法理解的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

托马斯·帕内尔

年,昆士兰大学物理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ThomasParnell)为了向学生们证明,常温下看起来坚实易碎的沥青其实不是固体,而是一种黏度极高的“液体”(严格来说也不是液体,而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

他首先将一些沥青加热,然后将其倒入了一个底部密封的漏斗中。静置了3年后,也就是年,他觉得沥青应该已经完全凝固,于是将漏斗底部切开一个口子,静静地等待着沥青滴落。

年,托马斯·帕内尔去世(60岁)。从实验开始到他去世这18年中,他一共经历了两次沥青滴落,分别是年和年。

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在旁边放置录像设备,帕内尔一直到去世都没能亲眼看到沥青滴落的一幕。

托马斯·帕内尔去世之后,实验装置被遗忘在了角落,在此期间第三滴沥青俏然落下,但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更没有人去记录滴落的时间。

时间到了年,当时年仅27岁的物理学家约翰·梅恩斯顿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实验装置,并且对此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就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观察之路。

约翰·梅恩斯顿(摄于年)

年5月,第四滴沥青悄然滴落,但此时的他正和新婚妻子度蜜月,所以很遗憾的错过了这一幕。这次的错过让梅恩斯顿无比懊恼,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能错过下一次的滴落。

时光荏苒,他这一等就是8年的时间,沥青已经在漏洞末端形成了一个水珠般的形态,梅恩斯顿知道,也许一天后,也许一个星期后,也许一个月后,沥青必将迎来第五次滴落。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班回家休息的时候,沥青轻轻地滴了下来。第二天,烧杯中那一滴显眼的黑色,似乎在嘲笑他的运气。梅恩斯顿觉得这应该是自己最难过的一天了,但事实证明他真的想多了。

9年后,梅恩斯顿再次等到了沥青将要滴落的时刻,他认为最多两天就能够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滴落瞬间了,但当他第二天来到实验室时,他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因为那还在蜷缩的沥青末端似乎诉说着一个事实:他可能仅仅晚了几分钟而已。

得益于交流方式的进步,梅恩斯顿的“悲惨”经历很快被传播了出去,许多人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