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家门口那条沥青路不是在翻修,就是在准备翻修,好像没用几年就要整个重新铺一遍。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反复折腾的沥青路,究竟有没有成为一条致富路?沥青路这么不经用,难道是我们的技术不行吗?
沥青路就是用沥青混凝土铺面的道路,也叫柏油路,在世界各国应用非常广泛。就拿我们的邻居日本来说,他们的沥青路历久弥新,不仅没有任何坑洼,甚至还能始终保持黝黑的光泽。但是在我国,我们几乎见不到哪条沥青路上没有补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沥青其实有三种,分别是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前两种都是工业副产物只有最后一种才是天然的矿产。位于加勒比海上的多巴哥共和国上,有一个面积达到46公顷的彼奇湖,这是一个完全由天然沥青形成的湖泊,储存了超过万吨的沥青。但在我国并没有这样的天然沥青湖,所以在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
沥青公路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平整、振动小、噪音低、修建简单是它的优点,但是沥青在高温天气下很容易融化,冬季高冷的天气下又很容易冻开裂。
那么,日本的沥青路经久耐用,是不是原材料的问题呢?
日本沥青路建设早在年就已经开始,上世纪初开始大规模使用沥青铺路,这时候日本还在使用本国产的天然沥青,这种沥青质量很差,铺设的路面也是破破烂烂一点不耐用,后来随着引进特立尼达沥青,日本的路面情况才开始好转。这时期的日本,整个国家都在围绕着打仗做准备,沥青路面的修建陷入停滞。
日本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内大部分地区不会出现极寒和酷暑,所以沥青路在日本非常适合,如今遍布日本。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开始大规模修建沥青路,并形成如今遍布日本,总长度超过40万公里的沥青路。在进口沥青的基础上,日本同期还引进了标准,在美国沥青协会沥青路面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沥青铺装纲要”。这套纲要在美国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的国情调整,正是这套纲要让日本的沥青路耐用还漂亮。
中国沥青路看起来没有日本的漂亮,也没人家的耐用,是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标准吗?还是我们技不如人呢?
相比较日本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铺设沥青公路,我国第一条沥青高速公路年才铺设完成,这就是沪嘉高速。
当时,我国大部分公路还是用水泥,所以到今天为止,沥青路在我国的使用历史还不到40年。上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腾飞,我们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公路,国内沥青产量远远赶不上需求,当时一吨沥青的价格就超过元,彼时的中国根本没有财力承担这么大的支出,所以,当时有不少高速公路都是用水泥混凝土修建的。时至今日,沥青寿命短、成本高、需要经常维护的缺点还有影响,高速公路过路费就是最好的证据。
后来,车辆越来越多,水泥公路的破损越来越严重,经济实力的提升,让我国新建公路中,沥青公路出现得越来越多。虽然沥青铺设设备价格昂贵,但是维护起来相对容易。要知道,在我国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公路里程就达到.57公里,总里程数是日本的10倍!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铺设这么多沥青公路积攒起来的经验,我们的技术没理由比日本差。
在标准方面,从沥青的生产到沥青路的铺设,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媲美世界顶尖水平的标准。所以,虽然日本超过90%的公路都是沥青路,我国只有80%左右,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公路就不如他们,要知道美国沥青公路只占总里程的63%。
正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公路里程短,沥青公路好铺设、好维护的优点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但是这些优点在我国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新建公路中,高速公路大多采用沥青路面,一般的县乡道路甚至省道不少还是水泥路面,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水泥道路翻修引起道路阻塞,造成更大的损失。在一些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山区,结实耐用的水泥路更是首选。
如今,我国每年要用掉10亿吨石油,作为石油副产物的沥青产量更是年年增加,我们不仅摆脱了对进口沥青的依赖,我国公路里程更是屡创新高。
一条条公路沟通了我国所有城市、乡村,在戈壁沙漠,湖泊山海上,中国公路让天堑变通途。城市道路上大大小小的补丁,不仅不是我们技术落后,相反这正是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中国最好的见证。相信随着百年奋斗目标一个一个实现,中国工程师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修建起冠绝世界的中国公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