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听听老公路人讲述公路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70年风风雨雨,70年斗转星移,在老辈人的记忆中,安顺公路的发展和变迁,可以说完完整整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的不断繁荣和振兴。公路从当初的坡陡弯急、路烂车跳到如今的四通八达、绿色生态,述说着黔中大地沧桑巨变的故事。今天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听咱们公路人讲述安顺公路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

路是交通的命脉,没有路,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不起来。几十年前的安顺公路,路况很差,车辆也很少,安顺境内的公路大多还是泥结碎石路面,小修养护作业主要是靠人工,一挑簸箕一把铁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劳动强度大、养护质量差且工作效率低。

镇宁公路管理段大山哨养护站职工甘志勇:

路非常烂,虽然车不多,机械落后路烂,每个人(养护)要达到一公路,13个人要养13公里,道班也简陋条件不好,都是人工上料下料,一系列都是人工,没有什么机械的。

绝大部分道班唯一的机械设备就是一台手扶式拖拉机,作为接送工人和运输养路材料的工具。坐着手扶拖拉机上下班,成了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镇宁公路管理段大山哨养护站职工甘志勇:

以前是个农用车,安全系数差,功能样式差,人工上下(不方便)。

年,安顺境内的国道路面开始铺筑沥青,由此翻开安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历史。一口加热沥青混合料的大锅,加上铁掀、铁耙、铁网筛等简单的生产工具,一大群养护工人靠手工作业进行养护维修。

镇宁公路管理段大山哨养护站职工黄维宽:

以前是拿洋镐挖起来,一铲一铲的铲出来,要人工去把这个废料铲丢,以前是要人工下料人工上料。

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安顺公路人开始利用农用机械研制出手扶式洒油车、洒水车、油砂搅拌机等一些小型沥青路面养护设备,大大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快速高效地修复病损路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安顺已经开始了机械化养护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镇宁公路管理段大山哨养护站职工甘志勇:

养路的这个质量要求比以前高,而且质量也好,大家职工(条件)都提升了,机械设备大变化。

建国以来的70年是养护新旧技术不断碰撞淘汰的过程,在这次激烈交锋中,压路机和振动夯替代了石碾,铣刨机和冲击镐替代了十字镐,洒水车替代了洒水壶,拌和站替代了炒砂盘,养护车替代了拖拉机,一系列先进的养护设备,替代了铁锤、钢钎以及老旧的养护生产方式。

安顺公路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高级工程师文洁:

安顺公路管理局管养国省干线约公里,自“十二五、十三五”以来十年期间,路况优良率指标逐年上升,到达年底路况优良率已达82.39%,路况指标良好。

几十年间,安顺公路管理局完成了从泥结碎石路面到全部沥青路面时代的变革,公路养护逐渐从粗放型养护向技术型、专业型养护转变,从原来的仅靠人工和简单的运输机具进行养护到现在的机械化养护方式转变,公路养护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安顺公路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高级工程师文洁:

近十年来,已建成木山堡至紫云、紫云至猴场、顶云至盘江桥3个项目计公里,在建项目国道营盘至紫云、紫云至乐纪两个项目有望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建设项目通车里程将达到公里,极大地提升安顺境内道路通行条件。

公路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它架起了文明和进步的桥梁,公路是社会的窗口,它承载着人民对便捷、生态、美丽交通需求的呼唤。如今,安顺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大多已经打造成为精品旅游公路、“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实施了交安工程和绿化景观工程,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路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也为安顺“全域旅游”交通构造提供了优质的公路通行环境。

安顺公路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高级工程师文洁: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建成,安顺市境内路域环境及景观不仅得以升级改造,还大大满足了沿线老百姓的日常出行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安顺市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实现安顺公路“人和政通,路畅黔中”的愿景追求。

版权归《法治安顺》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Theend—

法治安顺

记者:衡亮罗莹蕤

编辑:梁爽

审核:刘朝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