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本报记者郑红
本报实习生车新开夏珂逸
7月29日上午9时30分,位于国道临海杜桥段养护现场,远远地就能听到机器作业的轰鸣声。只见一台沥青摊铺机不停地吐出滚烫的黑色沥青,身后一群身着橙色工作服的道路养护工人,顶着烈日,拿着铁锹,在散发着阵阵热气的路面上进行施工作业,将沥青摊铺平整,再由压路机来回压实。
℃熔化沥青,接近40℃的室外高温,当两者与道路养护工人相遇时,“上烤下烙”成了他们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由于刚摊铺的沥青路面温度异常高,为避免灼伤,他们必须在炎热的天气下穿着长袖长裤进行作业。
57岁的章林华从业25年,一名会开工程车又会铺路的多面手。当天,他将一车新料倒入摊铺机后,便拿起铁锹和工友们一起干了起来。
章林华说,一般路面摊铺起来还算省力,但遇到道路边角、公交站点等特殊位置,基本就要靠手动放料。随后,摊铺机行驶到一个公交站点,他和工友们手拿铁锹,将沥青一点点铲过去,然后手动压实。
记者站在马路旁,也能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扑面而来,站在正在摊铺的沥青路面上,半分钟不到,就能感受到脚底火辣辣的,好像在灼烧。
“一般人受不了,站的时间超过5分钟,脚底就有可能会起泡,鞋底粘着厚厚的沥青,个把月就得换一双。”章林华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挂满了黄豆大小的汗珠,他没空擦,任由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一下子迷了眼。
一车料铺完,章林华终于得空,走到路边透出口袋里装的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没一会儿大半瓶水下肚了。他说,由于SMA沥青材料的特性,如果不及时续接,沥青就会变硬,最终出现接缝处的瑕疵。“出于路面质量的考虑,不得不缩短休息时间。”
天上太阳烤、地上沥青烧的工作环境,很容易引发脱水中暑,防暑药品和矿泉水是养护工人们必备的“两件套”。“很多人上岗前都要喝瓶藿香正气水预防一下,中途如果发现不适,车里都预备了防暑药品。”章林华说,大家还会随身装瓶水,毫升的矿泉水一天要喝十几瓶。
临海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工程科科长陈美凤介绍,今年,临海对国道等三条道路进行修补,铣刨老旧路面的“病害”,重新摊铺沥青,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盛夏是路面养护的最佳季节,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沥青不容易冷却,对路面翻修铺设效果最好,但也是养护工人们最辛苦的时候。”陈美凤说,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下午时段施工单位还会为养护工人们准备解暑饮品和水果。
机器继续轰鸣,所过之处,原有的破旧路面被崭新的沥青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透着点点光亮。